馨儿半月记
| 分类: 性情文字 |
奶爸专栏之三
馨儿半月记
丁启阵
今天是我家闺女馨儿出生的第十五天。心血来潮,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几组馨儿的照片,同时诌了一首诗。诗云:“馨儿来我家,转眼半月啦。只知吃拉睡,模样美如花。”很快就有细心的女性朋友提出意见,说“来我家”看着别扭,馨儿本来就是你家的人。其实,诌诗的时候,我心里也曾为此纠结过,但想不出更好的说法。不过,对朋友的这个意见,我并未词穷。我回复说:“馨儿原本是天使。”没错,馨儿还在她娘肚子里的时候,妻子就和我约定: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我们都要热烈欢迎,决不搞歧视。我们也将这个意思,知会了双方长辈。
对成年人而言,半个月的时间,会于不知不觉间,倏忽而过。但对初生的婴儿而言,却因为会发生不少(小)的变化,而显得较为从容。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初为父母者,喜爱孩子且比较有闲暇,无分白昼黑夜地守在孩子身边,随时注视着,婴儿的吃奶、睡觉、拉屎、撒尿、一颦一笑,都不会错过,时间之流就如蜿蜒的小溪,一步一景,多姿多彩。
当然,最吸引我们、最令家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依然是关于馨儿的心智表现。听妻子说,她儿时,每当她妈妈因她怄气时,她爸总会站在自己一边,对她妈说:“一个吃屎的娃,她能懂个啥,你跟她计较什么?”现在,刚出生才几天的馨儿,就给了我岳父当年的理论以有力的回击:还不会吃屎的娃,都已经懂不少事儿了!
从医院出来的第二天,也就是馨儿出生的第四天,岳父从洛阳来到北京。听了我们关于馨儿种种早慧迹象的汇报,岳父当着馨儿的面表示怀疑。结果,馨儿当时就做出了不快乐的模样。在妻子、岳母和我的敦促下,岳父表示道歉,馨儿脸上立即现出轻松的表情,跟花儿开放似的。岳父将信将疑。为此,他曾几次对馨儿进行反应测试,有时说她没有那么聪明,有时说她并不漂亮,等等。结果是,馨儿一律以不高兴的样子作出回应,屡试不爽。现在,我岳父已经表示,自己可能真的是低估了婴儿的心智水平。
今天中午,我再一次见证了馨儿的心智奇迹。刚睡醒的馨儿扭动了两下身体,我问她:“馨儿是不是尿尿了?”不料,仰面躺着的馨儿,轻轻地点了两下头。我以为自己看花眼了,或者馨儿打嗝了。确定她并没有打嗝后,我再问一次:“馨儿告诉爸爸,是不是尿尿了?”结果,她又轻轻点了两下头。打开襁褓,果然!有必要说明一下,仰面躺着点头,这个动作,打馨儿出生以来,我们从来不曾见到过。
今天,馨儿有了如下两种不同以往的表现:
一是,她半睡半醒时,想要拨转她脸部的朝向,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能直接拨转。今天强扭不行了,她脖子“变硬”了。但是,如果轻言细语跟她说,为了让她更漂亮,需要转一下脸,她就会乖乖地任凭我们拨转。
二是,嗷叫不一定代表她要吃奶。今天以前,馨儿只有一种情况下会发出嗷叫,那就是,她肚子饿了。其他时间,都会安静地睡觉,或睁着眼睛,看看天花板,打量身边的家人。即使是撒尿、拉屎了,挺多也只是轻轻哼唧两声。今天下午,一如往常,发出了要吃奶的嗷叫声。但是,妻子给她喂奶时,她并没有那意思。我们以为母乳不能满足她的需要,立即调了奶粉。但是,她对奶瓶嘴完全不感兴趣;我们又以为她身体哪儿不舒服了。一时间,岳母、妻子、我,三个人手忙脚乱的,不知所措。后来,妻子怀疑,她可能是撒尿了。果然。换了尿布,馨儿立即安静下来。而且,很快便进入了如狼似虎的吃奶状态。
对于馨儿上述两种表现,我的分析是:脖子“硬了”,表示馨儿从此有性格了,不再由人随便摆布了;尿了也嗷叫,说明馨儿开始讲卫生了,开始懂环境的重要性了。
看馨儿吃奶时那副蛮横的样子,我告诉她,要温柔一点儿,不然妈妈会疼的。但是,没有任何效果。我觉得,婴儿毕竟是婴儿,心智蒙昧。但是,想到比预产期提前了将近一个月、原本还应该待在娘胎里的小生命,现在居然忽闪着一对有明显双眼皮的眼睛、做出那么多出乎我们意料的举动,不能不为之感到惊诧。
如果,我家馨儿的许多“若智”举动,不是巧合,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错误解读;那么,我猜测:大多数婴儿之所以显得蒙昧无知,是因为她们缺少注视的目光,是因为她们的父母家人缺少观察的耐心,缺少发现的眼光。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的,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慧眼。
陪伴馨儿成长的这半个月,我还有一点感想:封建时代,朝廷官府为了表示亲民,总是宣称自己“爱民如子”,“以民为子”,创造出“子民”一词。我觉得,这些词语,未必尽是忽悠欺诈的口号。其中可能包含有真实的成分。但是,词语中的“子”字大有名堂,需要作必要的限定。如果朝廷官府以民为嗷嗷待哺的婴儿,可能真的会有些许仁爱之心;如果朝廷官府以民为富有叛逆精神“狗都嫌”的八九岁孩子,态度必将大为不同,鞭笞交加,也不无可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