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出苦命
(2013-10-13 01:37:31)分类: 浮世感想 |
一个孩子会念书,会写作文,会画画儿,人们都会真诚地予以夸奖。这是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些能力是有潜在价值的,日后会对自身人生有所助益,对家国社会有所贡献。但遗憾的是,结果往往并非如此。真诚的夸奖,却把人送上了穷困之路。
夸奖出苦命
丁启阵
1
北部京郊某花卉市场内。走廊兼画廊,可能是北京地区最廉价的画廊。两三个画油画的人,在那里靠模仿西洋名画,养家糊口。
一位刚毕业开始工作的年轻朋友,要买其中一幅,仿梵高的《夜间咖啡馆——外景》,作为生日礼物送人。50cm×60cm的画,中年“油画家”索价100元人民币。年轻朋友还价60元。最终以80元成交。
我曾多次看见这位走廊“油画家”作画儿,落笔仔细,着色认真。我估计,他完成这样一幅作品,得一整天的时间。减去颜料、画布、画框等成本,即使卖100元钱,他一整天的劳动所得,也少得可怜。我心中不忍,嘴上就替他打圆场:
“艺术品的价格,是很难说的,艺术家的命运,也是捉摸不定的。你看梵高,一生潦倒,后来还把自己的一只耳朵给割掉了。”
我这几句话果然有效。“油画家”的脸上闪了下笑容,说话的音量有明显的提高:“你说得没错。这幅画,梵高原作现在能卖四个亿。但是,他生前总共就卖了一幅画,还不如我呢。”
“我小时候曾经也喜欢画画儿,但是同学老师都说我画得不好,所以就放弃了做画家的梦想。”商定价格后,同去的伊人自言自语道。
不料,这番话碰触到了“油画家”内心深处某个敏感部位,他一声叹息之后,发出了如下的感慨:“我小时候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夸我,都说我画得好,有画画儿的天赋,因此我就画到了现在,混成了这个样子!”
2
“油画家”的感慨,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
从小学开始,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坏,作文总是能够得到老师们的表扬,同学们的赞扬。因此,在我心里,始终做着关于文学的梦。考大学的时候,我毫不犹疑地选择了中文系。
若不是有那么多人夸奖过我的作文,没准我会选择念经济系。按照我当年的高考成绩,数学比语文高不少,差点儿满分,进经济系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经济系毕业,纵使运气不济,没能从事来钱既多又快的财经方面的工作,没能发财,头脑、观念,一定也不是现在这样秀逗,迂执,千字几十元钱甚至一分钱都没有的文章,都会点灯耗油、废寝忘食地给他们写。不用说,日子,一定也不会过得像现在这般拮据。
3
我又想起了中国文学史,想起了李白杜甫,想起了关汉卿,想起了曹雪芹蒲松龄。这些流芳百世的大诗人,大文豪,之所以终生坎坷,一世穷困,大约跟他们年轻的时候便因表现出诗才、文才,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夸奖,有着直接的关系。
众所周知,发出过“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文章憎命达”、“古来材大难为用”等浩叹的诗圣杜甫,是“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十三四岁时,便活跃在陪都洛阳的“翰墨场”——文坛,受到了李邕、王翰等大批前辈名流的夸奖。
太多的夸奖,既是巨大的推动力,又像灵验的魔咒,使得他们只能在文艺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远都无法摆脱使他们终身穷困的文学创作!
4
夸奖的人,决非出于恶意。但是,结果却总是如此不堪。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以为,出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上,出在社会现实的扭曲上。
5
一个孩子会念书,会写作文,会画画儿,老师同学们都会真诚地予以夸奖。这是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些能力是有潜在价值的,日后会对自身人生有所助益,对家国社会有所贡献。
但遗憾的是,这是只存在于理想中的结果。社会现实每每不是这样的。社会现实就像唐朝伟大诗人李白所抨击的,“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诗),像元朝著名戏剧家张鸣善所列举的,“铺眉苫眼早三公,掳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水仙子】《讥时》)
刚才开小差,看了眼微信。看到有人在说,美国佬对以嘲笑残疾人士等社会弱势人群取悦大众的小品演员赵本山暴富至于买得起飞机而钱学森、袁隆平等对国家社会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却绝不可能买得起飞机的现象,表示百思不得其解。美国佬说,他们国家的脱口秀明星,只嘲笑总统和影视明星等强势人群,不会也不敢嘲笑社会弱势人群!
6
真诚的夸奖,却把人送上穷困之路。这样的国度,一定是有问题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