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蜀道遐思

(2013-09-03 00:52:37)
分类: 山水见闻

蜀道遐思

丁启阵

 

读李白的诗歌名篇《蜀道难》,我们知道,今天四川省境内有“难于上青天”的道路。我相信,跟我一样,对这一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道路,很多人其实是心向往之——想去实地看一看——的。

向往了几十年,终于在今年夏天得到机会,乘汽车,在秦岭转了一大圈,去了一趟汉中的褒谷口——石门水库,走了一段“褒斜古道”。实地领略了蜀道之险,之难行。同时还了解到,我所到的那一段属于广义的“蜀道”的栈道,还是楚汉争霸时期,汉高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和“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那一条道路。

我还知道,杜甫弃官之后,在今天甘肃天水、同谷、成县作短暂的逗留后,拖家带口向西南漂泊。虽然走的不是这一条道,但同是穿越秦岭之旅,道路及道边景物,是相似的。

站在那一条今人重修的栈道上,看着陡峭的山崖,蜿蜒的栈道,浩淼的水面,我不禁思绪万千,古今交织,悲喜交加。

据说,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宗就开辟了这一条穿越秦岭、南北连接巴蜀和秦陇、长1000多公里的古道,是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历史比著名的罗马大道还要悠久。

得知这个情况,可以为我们祖先的勇敢感到自豪,为我们民族的智慧感到骄傲。而我,却为自古以来人们生存的艰难,感到辛酸: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踏上这一条辛苦、凶险、漫长的道路呢?

何谓万不得已?在接受南方卫视采访的时候,我列举了战争、饥馑、疾病、恩仇等可能的原因。实际上的原因,一定更多。只要闭上眼睛,站在古道上,我们就可以想象,擦身而过,或迎面而来的,有得到升迁或遭到贬斥的官员,有进京赶考或落第还乡的举子,有沙场幸存或赶赴异地的戍卒,有作长途贩运的商人,有躲避战乱、饥馑、时疫、仇杀的平民百姓,偶尔也有皇帝后妃……手提肩扛,扶老携幼,风吹日晒,雷打雨淋,虎狼环伺,步履蹒跚。为了活命,为了生活,三千多年间,这一条古道上,有过多少可歌可泣的场面!

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汽车、火车、飞机这些现代化的交通方式,相继进入我文明古国,天堑变通途。人们再也不必行走在这种辛苦、危险的道路上,毫无疑问,这是伟大的进步,足以令人欢欣鼓舞。

但是,现代化的交通,给了我们舒适快捷的同时,也让我们疏远了山水沟壑,疏远了鸟语花香,疏远了村庄市镇,疏远了祖宗洒过无数汗水的道路。那些跟艰难相伴的景致与温馨,也成了我们遥不可及的奢望。

想到古道上历史悠久的小镇,寻觅一下我们久违的景致,失落的温馨,得到的往往是再一次的失望:地方是同样的地方,山峦是同样的山峦,河川的变化不大,重修的街道也是古时候的模样。但是,古道已经不是供人行走的道路,除了卖门票的景区,哪里也到不了。重修的房屋建筑,随处可见粗制滥造的痕迹。

古道上发生过的那些故事,我们的后人还能听得懂吗?

当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喟叹,变成远古的梦呓时,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忧伤。

                                                   2013-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