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舟漫游
(2012-10-21 09:52: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史谐谈 |
买舟漫游
丁启阵
写了一篇《杜甫有几艘船》的小短文,提出杜甫生前并没有今天人们想象的那么穷困、甚至先后有过两三艘属于自家的船只的看法。贴到博客之后,不少读者对此提出质疑。其中一位“饮鸩湖主人”是这样说的:“不懂文学常识吧,弄个小艇,不是花钱坐船?买舟而下,不就是雇船吗??????????”一连用了九个问号,慷慨至极。
显然,他们并没有看完我的短文,对文中提出来的论据,均无暇理会。或许,有人觉得诗句不足为据。这位懂文学常识的饮鸩湖先生,显然也并不了解,买船旅游,对生活在水上交通十分便利的南方地区的古代文人而言,其实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古代诗歌中,买舟固然可以有买张船票的意思,也不妨有真的买艘船的意思。
这里我从明代公安人袁中道《游居柿录》中摘一些段落文字,供“饮鸩湖先生”和其他质疑者参考:
请看,袁中道当时只是一个准备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他当年不过三十一二岁),就有能力数次买舟作长途游览之用。借给他船的八舅龚仲安,也不过是比袁中道大一岁的书生,还是一个苦读的书呆子,袁中道称其为“书蠹”。诗名满天下、长安洛阳均有产业、所到之处尽是做州县地方长官的亲友的杜甫,携家旅行,买一艘船,或者得到一艘船,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一听说杜甫有过私家船,就有那么多人勃然大怒。这足以说明,多年的洗脑教育,成果卓著。
“公安三袁”中的老幺袁中道,从公安出发,沿着长江东下,至南京、镇江,然后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抵顺天(今北京);最后,又乘船返回公安。这一路,他自己先后买过楼船一艘,小船两只。行程数千公里,观景,访友,欲行则行,欲止则止。何其惬意!不知道别人作何感慨,我本人是羡慕嫉妒恨兼而有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