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父亲节:怀念我的农民父亲

(2012-06-17 08:09:57)
标签:

杂谈

分类: 性情文字

怀念我的农民父亲

丁启阵

 

昨天,送走到山樱小筑玩耍的一帮朋友,已然时近黄昏。我又独自逗留了一会儿,倒掉茶杯里残存的茶水茶根,洗净擦干后放入消毒柜中。出村时,路过房东的泉水农家院,又跟房东老高夫妇说了下当天一波三折的买电故事。这个时候,太阳已经隐入阳台山的那一边。再等我驱车赶到十多公里外的农场菜地,已经快八点钟了,暮野四合。赶紧找了水管,给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生菜、向日葵、玉米、豇豆、架豆浇了水。浇完自家菜地,开始给邻近的老友家菜地浇水的时候,突然间有无数的小飞虫向我袭来,满头满脸满胳膊,身体一切裸露的部位,全都是它们的落脚下嘴之处。当时我就想起了一个成语:聚蚊成雷。

回家的路上,跟尾随入我车的众蚊子作斗争(抹风油精,开空调)的同时,想起了一件童年往事:一年暑假,跟随父亲拉着地排车卖松枝柴。下午从家里出发,走了两三处砖瓦厂和一处缸窑厂,父亲都觉得价格不合适,未能成交。黄昏时分,就走到了距家四十里路的县城。住旅馆是不可能的,父亲将柴车停放在车站外边的路灯下,我们父子胡乱吃了点母亲给准备的麦饼,就坐在路边的砖石上,等待天亮后再去江边市场,继续卖柴。跟在柴车后面走了五六十里路(卖柴的路不能走直线,找砖瓦厂、缸窑厂,得绕着、兜着走),我困乏不堪,但是仍然夜不成眠。我跟父亲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以消永夜。那一夜好漫长,那一夜蚊子好多啊!

夏收夏种时节,入夜之后田野上跟蚊子作斗争的惨烈情景,在江南农村长大的我,脑子里深深地镌刻着,永远无法忘记。穿着短衣短裤,在水田里忙着割稻子或插秧苗,根本腾不出手来驱赶蚊子,只能任由着成千上万的蚊子,把自己当作一顿美味的大餐。想起那场景,我总觉得,农夫的思想境界,跟舍身饲虎的摩诃萨青王子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可惜的是,书上记载的聚蚊成雷的情形,都跟农夫没有关系。最早出现这个成语的书籍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中山靖王传》),用的是它的比喻义,表示流言纷起,喧嚣可怕的意思。所关心的对象,是士大夫,不是农夫,也不是走卒贩夫。唐朝刘知几《史通》也用过这个成语,“聚蚊成雷,群轻折轴,况于章句不节,言词莫限,载之兼两,曷足道哉”(《叙事》),说的也是人言可畏,关心的也不是农夫贩夫之流。现代作家吴祖光的游记散文《雾里峨眉》,“帐子外面‘嗡嗡’的声音,好似远远的轻雷……古人说‘聚蚊成雷’,真是不错”,仍然跟农夫贩夫者流,没有关系。明人沈复(三白)的《浮生六记》里,聚蚊成雷,更是被略加装点,变成了一幅有趣的画面。“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写这篇小文章,不是为了针砭古往今来的文人,而是为了怀念我自己逝去的往昔,为了怀念我已经不在人世的父亲。在2012年的父亲节清晨,我以这样的方式,怀念我的农民父亲!

                                                 2012-6-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