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菜馆为何难以在京城立足?

(2011-12-06 18:48: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浮世感想

家乡菜馆为何难以在京城立足?

丁启阵

 

上周末,兴致勃勃领着伊的家人去魏公村的“外婆家”,准备请他们吃一顿我的家乡饭菜。车到近旁,伊人眼尖,惊呼道:“不好!‘外婆家’的招牌怎么看不见呀,不会没了吧?”不幸被她言中,“外婆”如黄鹤,一去不复返,那里空余外婆楼。没办法,只得另觅他处。

回家之后,心有不甘,上网搜索,发现偌大京城,已经没有一处“外婆家”了!

好不容易发现一处味道可口、环境挺好、价钱不太贵的家乡风味菜馆。可是,不久之后的某一天,想携家人或邀朋友,再去一快朵颐的时候,发现它已经销声匿迹了。最近十年里,此类打击,我频繁遭遇!最早的是朝内小街的“咸亨酒店”,绍兴菜,是我旅居京华吃到的最早的家乡菜,无比亲切;接着是三义庙附近的“甬港食府”,宁波菜,那里的醉泥螺、臭冬瓜,慰藉过我的乡愁,我也用它们招待过若干来自异国的朋友。后来是亚运村附近的“古越人家”,绍兴菜,老鸭汤,一对貌似父女、旧时代艺人般恭谨的苏州评弹,恍如天籁之音。后来是知春路上的“金生记”,杭州菜,三四层楼,电梯上下;再后来是亚运村第五大道附近的“孔乙己酒店”,绍兴菜,虽处大厦楼上,却是小桥流水亭榭,俨然江南风貌。再后来是北太平庄附近的“花港观鱼”,再后来是浙江大厦的“张生记”,再后来是……中间有两三家,我忘了它们的名字。

上述那些饭馆,店面规模都不小,环境装潢都不差,更为重要的,营业时间,每一家都是食客盈门的。看样子,生意都很兴隆。怎么就一个个地都不见了踪影呢?是地头蛇捣乱?是同行挤兑?是工商税务食品卫生之类部门有意刁难?是没有跟房东搞好关系?是起了内讧?是老板小富即安回家陪老婆孩子去了,抑或跟小三苟且偷安去了?……作为局外人,我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我家乡菜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那些螺蛳壳里做道场卖小吃快餐的小饭馆、路边摊,那些环境不怎么敞亮、饭菜不怎么清洁的本地饭馆,那些价钱贵得离谱的海鲜馆,还有千篇一律、离开油炸不知道怎么烹制的洋快餐,却都能几年十几年来,屹立不倒,安然无恙。只有我家乡风味的菜馆,格外脆弱。

遗憾之余,却也因此长了一智:发现一处不错的家乡菜馆,就尽快扶老携幼、呼朋唤友前往品尝。说不定,它哪天就关门大吉了。有如两句唐诗所说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其实,人生在世,饮食也罢,游玩也罢,学习也罢,事业也罢,哪一样不是转瞬即逝的呢?由此看来,我家乡菜馆的方生方死,倒契合了人生的哲理。

                                                         2011-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闰土的梦想
后一篇:我博故我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