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咏雪诗文化 |
分类: 性情文字 |
咏雪的诗
丁启阵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据宋人钱代易所著《南部新书》,张打油是唐代人,会写诗。大概是一位民间通俗派诗人。我们现在知道这一首诗,大概都是通过明代人焦循编辑的杨慎文集《升庵外集》的。因为,《全唐诗》里并没有收录这首诗。“打油诗”的鼻祖张打油的这一首打油体名诗,从诗歌艺术角度讲,的确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它直白形象,相当有趣,易于记忆,因而广泛流传。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这首诗,雪天晨夕,色、光、影、风,交织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读起来真有置身冰天雪地之感。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无树独飘花”一句,将雪花比作花瓣飘飞,不但强过“空中撒盐”,也比“柳絮因风起”更有美感。
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
繁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
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
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
这位让人爱恨交加的开元天宝皇帝,这一首咏雪的诗写得相当典雅。从最后两句看,他还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皇帝。至少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头脑是清醒的,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三首诗歌,虽然都不是专为雪景而写的,但都很好地表现了雪天的特征,再现出一个洁白、凄清、寒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