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上最好的咏雪诗

(2008-01-18 01:33:04)
标签:

咏雪诗

文化

分类: 性情文字
 

咏雪的诗

丁启阵

 

    今天北京下雪。天气预报说是阴有小雪,但是,傍晚五点多钟,我们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买完书、鼎好电子商城买了数码相机出来的时候,只见雪花正作漫天飞舞。天气寒冷,雪干如粉。于是决定来一次浪漫的雪中漫步:先是步行两三里地到蓝旗营一家不错的湘菜馆吃晚饭,饭后又步行三四里路,迤逦到家。饭后一段路,雪花在迷蒙的灯火里蜂拥而下,景象颇为可观,我于是想起唐代那些咏雪的名诗。

    首先想到的是张打油的《雪诗》: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据宋人钱代易所著《南部新书》,张打油是唐代人,会写诗。大概是一位民间通俗派诗人。我们现在知道这一首诗,大概都是通过明代人焦循编辑的杨慎文集《升庵外集》的。因为,《全唐诗》里并没有收录这首诗。“打油诗”的鼻祖张打油的这一首打油体名诗,从诗歌艺术角度讲,的确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它直白形象,相当有趣,易于记忆,因而广泛流传。

    当然,我也想起了几位唐代皇帝曾经写过的咏雪诗。这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望雪》和唐玄宗李隆基的《野次喜雪》,写得相当不错。李世民《望雪》诗是这样写的: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这首诗,雪天晨夕,色、光、影、风,交织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读起来真有置身冰天雪地之感。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无树独飘花”一句,将雪花比作花瓣飘飞,不但强过“空中撒盐”,也比“柳絮因风起”更有美感。

    李隆基《野次喜雪》诗是这样写的:

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

繁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

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

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

这位让人爱恨交加的开元天宝皇帝,这一首咏雪的诗写得相当典雅。从最后两句看,他还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皇帝。至少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头脑是清醒的,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

    唐朝乃诗歌国度,诗人辈出,佳句如云。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那些咏雪的名句,也如同那些雪花一般翩翩而来。李世民的“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雁门关”;王维的“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诚如明代李东阳所言“天文惟雪诗最多”(《麓堂诗话》)。

    雪中漫步的时候,我也在想:唐代诗歌中,咏雪的诗,哪几首写得最好?一时兴致,根据自己的有限见闻,我于是将祖咏《终南望余雪》、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和柳宗元《江雪》点为咏雪诗前三甲。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终南望余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这三首诗歌,虽然都不是专为雪景而写的,但都很好地表现了雪天的特征,再现出一个洁白、凄清、寒冷的世界。

                                           2008-1-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