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清照笔下的诗意栖居

(2007-09-13 08:12:23)
标签:

人文/历史

诗意人间

分类: 性情文字
 

李清照笔下的诗意栖居

 

    既然将人生在世说成是“栖居”,那么,首先就得有栖居的场所。从李清照的词作中,我们看到,这个场所大体应该是一所庭院,最好是有好几进的庭院。欧阳修发明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说法,李清照就非常喜爱,曾经专门以这句话开头作了好几首词。例如,“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临江仙])只有深深庭院,才可能有“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满庭芳])的幽静。

    深深庭院中不能只有平房,得有楼房。这样才有“月满西楼”([一剪梅])、“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多丽])之类的景致。无聊的时候,可以登楼赏月,也可以“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至于为什么诗意的居所总是说“西楼”,而很少说东楼、南楼、北楼,笔者也不清楚,暂付阙如。

    庭院中也不能只有一座接着一座的房子,得有池塘,有树木,有花草。池塘不能太小,因为池塘中得有小船,饰以兰草,或者画着兰草,是之谓“兰舟”。“芳草池塘,绿荫庭院”([转调满庭芳]),才不会显得单调。更重要的是,兴致上来时,就可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剪梅]),荡舟池中,悠闲自得。池塘当然还不能是一潭死水,要有流动的活水。不然,装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绝佳景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剪梅])就出不来了。池塘中不能只有水,还得有植物,那便是荷,得有禽鸟,那便是鸥鹭。“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划船必须得那样,才够尽兴。

    庭院中的树不能少的是梅树和梧桐。梅花可以簪在发髻上,增添女性妩媚,“梅花鬓上残” ([菩萨蛮]),可见李清照是喜欢这样做的;梅花也可以寄托对远方爱人的牵挂,这是传统了。梧桐树因其有阔大肥厚的叶子,雨点打在上边,声音颇为悠远雄浑,深情者听雨不能无此物,“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梧桐更因其可以象征未亡人对已亡爱人的生死相恋,所以有时候甚至可以催人泪下。李清照似乎也喜欢海棠树和芭蕉树,一夜狂风暴雨之后,词人担心庭院中树木花草,有人告诉她“海棠依旧”,她却为“绿肥红瘦”伤情([如梦令])。看着芭蕉树“阴满中庭,叶叶心心”([添字丑奴儿]),李清照想到的是自己有情却无人可以倾诉,“舒展有余情”。花草最不能缺的是菊花,对菊、饮酒,这两桩在陶渊明那里是分开做的事情,后人却把它们捏合在一起了。李清照也是个喜欢对菊饮酒的词人,有词为证:“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瑞黄”([鹧鸪天]),“东篱把酒黄昏,有暗香盈袖”([醉花阴])。

    庭院里不必有多少娱乐设施,但是有一样东西一定不能缺少,那便是秋千架。荡秋千固然是闺中女子喜爱的娱乐项目,就是秋千架本身,悠悠地悬在空庭之中,也是一种不错的景。欧阳修的“落红飞过秋千去”,李清照一定是知道的,“黄昏疏雨湿秋千”也曾经让她凝眸遐想([浣溪沙])。

    至于居室的内部,有几样东西是词人一再说到的。一类是窗户上的窗帘、钩子,一类是床上的被子、枕头、席子,还有一类是薰味和照明用的香炉、蜡烛。窗帘应该是轻纱,影影约约,不隔寒气。“日影下帘钩”([满庭芳]),“晚晴寒透纱窗”([转调满庭芳]),这样才能衬出佳人的风姿绰约和楚楚可怜。窗帘的钩子不用说,是玉质的,“玉钩金锁”,既富贵华丽又冰清玉洁。被子自然是锦被,有时候也叫鸳被。席子叫玉簟,只有枕头似乎不必讲究。锦被通常不是取其华丽,而是反衬女主人独宿的孤寂,提到被子的时候,女主人的爱人不是在外地,就是已经不在人间了。玉簟以其清凉衬托出女主人的孤单,枕头则是承受女主人眼泪之物,“凉生枕簟泪痕湿”([南歌子])。香炉用于燃香,通常用的是沉香,一是取其香味宜人,同时也可欣赏其袅袅的姿态,(烟缕如篆,也叫篆烟)甚至还可以映照词人的内心世界。“玉炉沉水袅残烟”[浣溪沙]),“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孤雁儿])。至于蜡烛,照亮的往往不只是居室,而还有一位美丽的女子,“烛底凤钗明”([菩萨蛮]),或者是一位夜不成眠的多情女子,“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

 

(丁启阵《诗意人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摘自《李清照:庭院深深情思缕缕》一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