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山村生活

(2007-04-05 20:05:46)
标签:

清明时节,献上对父亲的缕缕哀思

分类: 往昔岁月

我的山村生活

我所生长的村子,距离镇子不到两公里,属于三面环山的平垟地带。具体地说:村子西边是镇子,村子东边四五里地是山谷的尽头;村北一里是山,村南一里是季节性溪流,溪流的南岸又是山。尽管三面环山,我们村子也有自己不小的一片山,但是,我儿时所过的生活跟真正山村的孩子是很不一样的。我们村有大片平坦的水田,公路从村前通过,一头通向县城,另一头通向一个海边镇子。念小学、中学,落市(赶集),我们走的都是平坦的大路。周围十里方圆内,有五六个比较大的村子,随便走走都可以看见很多人,看露天电影也比较方便。而山村孩子的生活不是这样的,他们出门都是山,道路崎岖,走路、干活都需要爬坡,很辛苦。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经常要去村东边七八里地外的两个山村。那两个相邻的山村,一个叫芦四坑,一个叫楼下陈。芦四坑有我们一户亲戚,那是我的大姨家;楼下陈有我们三户亲戚,父亲叫他们表兄弟,我叫他们“表爸”。后来我的大表姐嫁到楼下陈,我们又多了一户亲戚。父亲去那两个山村,有时候是给亲戚帮忙,做砍树、砍竹子之类的重体力活;有时候是替生产队买竹子,买树,然后扛回来;有时候,是父亲为我们自己家砍些柴火、竹木回来。有一两年生产队要求社员割油草,垫牛圈积肥,父亲也曾带着我去那里割过油草。父亲那时候年轻,有的是力气。

父亲到那两个小山村干活的时候,很喜欢带着我一起去。大约从四五岁开始,我曾多次跟着父亲去那两个山村。多数时候,都要在山村住一两天。他上山干活的时候,有时把我放在村子里,有时也带我上山看他们干活。印象较深的一次是,父亲他们上山挖树桩,挖出了一些茯苓,就给我玩。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茯苓,觉得茯苓那东西很有意思。多数时候,父亲会跟我一起住在亲戚家。偶尔,父亲也会自己先回家,把我一个人留在山村,过几天他再去时,才把我接回家。

儿时的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喜欢去陌生的地方住,也不太喜欢走亲戚,就愿意呆在自己的村子里,跟同村的伙伴们玩耍。但是,父亲总是坚持要我跟他一起去,母亲也会敲边鼓说,男孩子就应该出门走走,锻炼自己的“交接能力”,不能像大姑娘一样整天呆在家里,那样长大后会没有出息的。我又找不到什么有力的理由赖在家里不走,于是,每次都半勉强半赌气地跟着他走。大概是由于我的内向性格,在山村也没有交上特别要好的朋友,尽管我多次在那里住,但对小山村一直保持着陌生的感觉。因此,小山村的生活,在我看来,始终是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的。尤其是到了夜晚,黛色的山林,如梦境一般,淙淙的山涧流水,不时传来几声禽鸟、豺狼之类的啼鸣,嗥叫……对我而言,都是那么的新鲜、异样。以至于多年之后,每当我阅读描写山村生活的文学作品时,都会自然而然地在脑子里把那两个小山村的景物风貌、地理形势作为其背景。不用说,那些文学作品讲述的故事也不断地丰富了我记忆中的小山村的生活。

现在想来,就是没有经过添加、改造的山村本身,也有许多美好的记忆。芦四坑村有如海的整坡竹林,看大人们在竹林里挖毛竹笋,挖冬笋,自己捡大片的笋箨,都是相当有趣的事情。春节期间,山坡上会开出许多野生的兰花,采几朵夹在耳朵上,那清香的味道,闻起来令人浑身舒服。假如采到一支开九朵花的“九头兰”,那就更令人高兴了。山上有野猪,经常夜间出来糟蹋庄稼。有一次,我就跟着比我大好几岁的表兄和他们村的几个青壮后生,满山追寻野猪的踪迹。既紧张,又兴奋。山村的夏夜清凉无比,躺在大姨家门前的大青石上纳凉,仰望苍穹,星空明澈如洗,星星月亮都清晰得仿佛伸手可及。夜里跟父亲睡在一个小阁楼上,听着楼下小牛犊轻柔的吃草声,我就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儿时的山村生活,当时感觉,有一点陌生,也有一点寂寞,并不很符合我的心意。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是如此地美好,回味无穷!         2007-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