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浮世感想 |
学术问题的“人咬狗”化
新闻学理论教科书上有一种西洋人发明的俏皮说法: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也就是说,所谓新闻,就是稀奇古怪的事情。
学术研究关心的是事物变化的规律,相比之下,对于人咬狗之类百年难得一遇的例外现象并不很关注。因为,例外现象对于人类的影响远没有那些有规律可循的事物来得深远、重大。
那么,当学术遇到新闻,应该怎么办呢?我以为应该尊重学术。可是,我最近经历的几件事情却都是相反的。其结果都是:学术问题被当作新闻处理了。
曾经做过宋朝宰相的秦桧,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在人民大众心目中,他都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杀害英勇抵抗异族入侵的将领岳飞的凶手。他为人奸险、凶恶,干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就是说,秦桧是一个奸臣,这已经是一桩历史的铁案。
可是,总是有一些喜欢标新立异的人,置大量的历史记载于不顾,而热衷于悬想、揣测,有些人甚至杜撰荒诞的情节,总之是想方设法要替秦桧翻案。
不久前,就有人在博客中发表了意在给秦桧翻案的文章,所用的方法竟然是荒诞的“新闻体文学原创”,虚构了某处考古发掘宋代墓葬、发现了秦桧留给家人的“政治遗嘱”、遗嘱中竟然有不同于历史记载、几乎可以清洗秦桧一直以来所蒙受的骂名之类内容的情节,结论是:秦桧不过是宋高宗的戴罪羔羊,秦桧是替宋高宗背了黑锅。
此文一出,有门户网站编辑如获至宝,将其当作重大新闻,用首页显赫位置予以推介,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大部分读者读完文章之后,信以为真,纷纷替秦桧鸣不平。
笔者对于这种捏造史实、颠倒是非、混淆视听的做法十分不满,于是根据大量史料,写了一篇驳正的文章。可是,门户网站的编辑对于这种实事求是、严谨求证的文章,丝毫都没有兴趣,就连一个平等争鸣的机会也不给。因此,我的文章只有小范围的朋友能够读到。
前几天,又有一件事情。一位专业不是研究汉语语音的学者,写了一篇论证十分不严谨的文章,提出《诗经》、《楚辞》等古代诗歌中的语气词“兮”,现代字典词典注音xi是错误的,都必须改注ho音。这个结论当然是错误的。
但是,某门户网站的编辑再一次如获至宝,又是在首页显赫位置上予以隆重推介,结果又使得大量的读者信以为真。
出于专业责任心,我又一次以较为严谨的态度,引用材料,详细论证,证明了其观点的错误,写了一篇文章,贴在自家的博客上。不用说,我的文章再一次被网站编辑拒之门外。
就目前情形看,编辑似乎是好编辑,他们的新闻意识很强,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吸引大众的眼球;编辑也似乎是好职员,他们懂得怎样才能使网站浏览量飙升,达到帮助老板赚钱的目的。但是,他们这种哗众取宠的思维模式,一定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等到将来大家都冷静下来,重新回顾网上这些曾经炫目一时的文章,发现都不过是小丑们昧着天良炒作自己的跳踉、叫嚣。难保觉醒了的人们不会痛恨这些编辑曾经为了自己的利益,蒙骗了大众的视听,玷污了文化学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