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是从禽兽变来的

(2006-12-03 11:48:16)
分类: 浮世感想

人是从禽兽变来的

 

关于人类的起源,生物学界有过三个阶段的理论:人猿同类论、猿变人论、人猿同祖论。

人猿同类论的创始者是瑞典生物学家林耐。林耐的论据主要有:人和猿都有二心耳、二心室,都是胎生,都有两对门齿,胸前都有一对乳房。猿变人论的创始者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拉马克在研究人和现代猿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关系时,提出了一个假设:由于生活条件改变,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的类人猿必须用后肢行走,这促使手足分工,使前肢发展得更加灵巧有力。这种猿人渐渐进化 成为新的物种,最后变成了原始人。后来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又通过比较生物解剖学的论证,支持了拉马克的理论。人猿同祖理论的创始者是赫胥黎。赫胥黎在达尔文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前人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找到了从古猿到人类的桥梁。他根据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类早期胚胎的相似性,得出它们有着共同祖先的结论,即从胚胎学上揭示了人类与猿类的亲缘关系: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祖先分支而来”。

三种理论,我们看到了科学的进步轨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明显看出了不足之处:这些理论虽然都探讨了人与猿的关系,但实际上都没有解答人到底是由什么变来的。即使是猿变人理论,对于猿是什么变来的、为什么今天还是猿人共存这些问题都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

笔者不是生物学家,对人猿关系问题素无研究。最近却以人文科学研究者的逻辑,灵光闪现,偶然间发明了一种理论:人是从飞禽走兽变化来的。

笔者从小接受的科学知识教育里有一条定律,叫做“物质不灭定律”。这个定律说,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形态变化,其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我的理论就是以这个定律为前提产生的:既然物质是不灭的,那么,今天的人类总是由古时候的某种东西变化来的。究竟是由古时候的什么东西变化来的呢?这个时候我有一个假设的理论:“类别相近的变化是最可能的变化。”古时候的人口数远没有今天巨大,因此,今天的人类不可能都是从古时候的人类变化来的,而必须从相近的“物质”转化而来。跟人类最相近的“物质”当然是猿猴,但是,今天的人类数量还是远远超出古时候的人类加猿猴的数量。可见,今天人类的“物质”来源还得扩大,按照我的初步估算,范围扩大到一切“飞禽走兽”,大约差不多了。

我发现,其实很多古代文献记载都可以支持我的理论。“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庄子·盗跖》)“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史书上记载,黄帝与蚩尤在涿鹿进行生死大决战,军队都是由豺狼虎豹等各种凶猛野兽成的。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古时候的深山密林里生活着数量巨大的各种禽兽。众所周知,今天的山林原野已经很少有那些凶猛的禽兽了,大量禽兽已经灭绝,大量禽兽正濒临灭绝。动物园里为数不多、养尊处优的狮子老虎也都奄奄一息了,想要看一眼鲜活一些的狮子老虎,都得千里迢迢耗银上万去非洲的肯尼亚了。古时候的这些禽兽虽然死了,但是,物质不灭,它们并没有真正在地球上消失——原来,它们都变化成了今天的人类。

那些摇身变化成人类的禽兽,虽然外形已经改变,但是,嗜血凶恶的内心并没有多大改变,它们只不过是穿上衣服的禽兽,文雅一点的说法是“衣冠禽兽”。记得有一位革命导师说过,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道德沦丧为代价的。按照我的理论,其原因便是,在人类的历史上,有越来越多的禽兽变化成了人类,加入了人类的行列。     2006-1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