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性情文字 |
写文章写书如同种植萝卜青菜
在我看来,读书人写文章写书就如同农民种萝卜种青菜,一点也不稀奇。
农民种了萝卜青菜,可以自己吃,可以分赠亲友,也可以挑到市场上出售,如果数量够大,也可以批发给经销商。读书人写文章写书也是如此,可以放在家里自我陶醉,可以发到BBS上、贴到博客上给朋友们欣赏,也可以向报刊出版社投稿,名气大了也会有编辑出版商登门求购。
市场经济时代,农民们也都有了经济头脑,想方设法适应市场,以求多换些钱币。具体办法很多,选择市场走俏的品种,提高产量,注意蔬菜品形的完好,赶上市时间等等,不一而足。识分子也一样,为了使自己的文章和书稿能够发表出版,稿酬版税尽量地多一些,也有许多办法,选择写作题材,日夜兼程提高产量,挖空心思自我包装,瞅准形势写时兴话题等等,也是不一而足。
以上认识,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我自己虽然也写文章写书,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市场意识。因此,也颇有一些清高的念头,比如,对一些名作家以及名作家的后人的版权保护行为往往不以为然。两年前春节在家,父亲半抱怨说,你一回家,家里电话费就多了不少。我告诉他,我自己平常一个月的电话费都要好几百元,这区区几十元算什么。父亲就说,你的情况跟我们不一样。说在他看来,我为了出书发表文章,要跟报刊出版社等方面的朋友联系,就相当于做生意。我父亲是农民,也种萝卜青菜,但是他从来不挑到集市上去卖,更没有经销商登门签订合同。所以,他不必使用电话做生意,换句话,我父亲使用电话纯粹是消费,不是投资。父亲的话,让我第一次明显感觉到,我原来也是在做生意——卖文——的。这样一来,就发现原来的那些清高之想,是有些虚伪的了。
认识到自己写文章写书就如同农民的种萝卜青菜之后,我的心情就变得轻松了:农民没有为自己会种植蔬菜而洋洋得意的,读书人发表一点文章出版几本书,也不值得踌躇满志。
不过,凡事总有利弊。我认识到这一点,许多人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就容易产生一些误会和麻烦。我的书出版了,自己以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所以就不怎么当回事情。别人却认为我出书了,是一件好事,理应免费赠送,理应请客吃饭。教课的时候,一次顺口向学生介绍了自己近期出版的两本书,不料,却有人认为我是在利用宝贵的上课时间自我吹嘘,向上级领导告了我一状。有谁会认为农民告诉别人自己种了几棵大白菜是自我吹嘘的吗?我出过十几本书,跟学生介绍了一下其中两本就是自我吹嘘,而且是值得大张旗鼓形诸文字向领导告状的自我吹嘘,这是什么逻辑呢?追究原因,恐怕还是告状的同志把写书出书的事情看得忒重了些。我以为,是农民就应该会种菜,同理,是大学教师就应该会写一两本书,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
读书人写出几本书不值得显摆,就像农民种出几棵蔬菜不值得显摆一样;写了书、有很多人买、挣了许多钱,不值得骄傲,就像农民因为产销对路多卖了几棵蔬菜、多得了几块几毛不值得自豪一样。我认为,农民只有在种出形状特别漂亮、味道特别可口、营养特别丰富的与众不同的蔬菜的时候,才可以得意地“嘿嘿”一笑,读书人也只有在写出真正有内涵、有品位、能让人赏心悦目的作品时,才可以欣慰地“呵呵”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