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辉凭“证”称帝,只能证明香港喜剧的没落


标签:
香港喜剧没落影帝张家辉娱乐 |
分类: 小小时评 |
张家辉凭“证”称帝是一种悲哀
比起一些靠剑走偏锋赚取眼珠搏见光的演艺圈腕儿们来讲,张家辉的新闻似乎已经不太能吸引大众的眼球与网民的味口了。
昨日,“2008年度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得奖名单公布。张家辉凭英皇电影《证人》成功挥低黄秋生、任达华等强劲对手,开斋登影帝宝座,评审指家辉的角色以烂面及肢体残损吸引视觉,但最终被其内敛的演技征服。
张家辉是湘潭小小很喜欢的一位演员,看到他能拿奖自然也是相当开心的。一直素有小张学友之称的张家辉,在我的印象里面,他是靠喜剧片起家的。从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非常具有无厘头感。
或许是时物弄人,张家辉一直生不逢时,定位不准。事业长年下来也不见太大逆转,不过幸好他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这份事业,即使担当绿叶,也让大家都备感欣慰。
讲明白一点,得不得奖,自然不是粉丝们操得上心的事。在文艺当道的现如今,各类电影评委只手遮天,却从来都不会倾向于搞笑的娱乐片种,更不会钟情于将影帝头衔拱手送给一个搞喜剧的。当然,除了周星驰例外。
为什么我还是希望张学辉能够多演喜剧呢?原因很简单。影视圈会正经演戏的不在少数,一大堆帝王将相省市书记故作高深的角色,演起来既不费心又讨好吃香,谁演就谁像谁。但就论到香港这弹丸之地会演喜剧的究竟能有几人,则是少之又少。
在我的脑海里,除了星爷以外,算得上的也就张卫健、张家辉二人了。虽然低产的星爷让观众等到望眼欲穿,但张卫健自知已不是星爷对手,加之矛盾很深,于是长年只拓展他的电视剧小屏幕市场,与电影属完全绝缘。另外其实张学友也还凑合,但人家毕竟早已是四十不惑的歌神了,主力发展唱歌事业,所以不敢太过奢望。正因为如此,大屏幕基本并不缺乏演技派的崛起,而实际缺的,则是会演喜剧的张家辉们。
张家辉获得了这个影帝头衔,让一部分人惊呼尖叫,却也同时让一部分人阵地失守了。确实,一位入行二十年,从影以来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走喜剧路线为主的演员,最终获奖却不是因为喜剧,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这种认同与勉励,看起来对演员只会是给其造成一种错觉,说大点对观众也许是一种灾难。设身处地的替张家辉想一想,哦,原来我苦心经营了一二十年的事业,一直是小众化的。我这一不留心给转了个型,也就成“帝”了。看来不是我火候没到,功力不足的原因,演喜剧这完全就是思路没有跟不上形势的一种具体表现,要庆幸自己识大局觉悟得早,不然,就是三十年、四十年也轮不到这樽奖杯。
其实,我们宁可少看几眼铁骨铮铮的猛将硬汉,少看几眼演起戏来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的正面高大全,也肯请希望能有更多可独挑大梁的喜剧演员出现在今后的电影大屏幕上。而对于张家辉,我坚信喜剧的线路仍然会是最适合于他的。在他为我们奉献更多的喜剧电影,生产出更多的快乐的将来,我祝福他终有一日亦能因喜剧而同样也收获到一座大奖。
合作约稿、策划推广、请联系:QQ:591063013
留言邮箱:591063013@qq.com
非诚勿扰
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最温馨的十句新年祝福
十年间,周星驰落了个“众叛亲离”与“孤家寡人”
广州二沙岛上住着的日本人究竟多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