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小灵通时代的UT斯达康(下)

(2006-03-28 17:34:12)
UT斯达康在3G上没有尴尬
通信世界网

    3G是要干什么,它是要取代2G,它并不是取代小灵通,小灵通是要取代固定电话。用3G取代所有的固定电话,现在还不太现实。

    小灵通与3G会有一个很长的共荣阶段。

    项立刚:问两个实际的问题。我们现在都在关心3G问题,中国不发3G牌照,世界很多企业都等不急了(吴鹰大笑),没什么可做的了,很痛苦。UT斯达康现在手里有小灵通,感觉是不是很暧昧,既希望3G能够出来,有一个新增长点,又不想3G出来,让我们的小灵通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去年还有很多说法,就是3G在部署上在赔钱。今年2月份,法国戛纳3GSM大会上,感觉完全不同了,很少有人说3G在技术上的问题,运营商和制造厂商都在说3G现在有什么应用。有一种说法是此时中国上3G,恰逢其时。从你的感觉看,现在是上还是需要等待?

    吴鹰:因为小灵通,外界都以为UT斯达康不希望3G马上上。其实UT斯达康在3G上倒不是一个尴尬。对3G来讲,我们很轻松。其实3G是要干什么,它是要取代2G,它并不是取代小灵通,小灵通是要取代一个固定电话。用3G取代所有的固定电话,现在还不太现实。对于UT斯达康来说,在3G方面,我们现在拼命在赶,目前我们在北京做3G的试验网,效果还很好。所以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小灵通与3G会有一个很长的共荣阶段,因为小灵通系统加基站加手机的综合造价,确实没有任何一项无线技术比它便宜。短期内在3-5年不会被包括3G在内的技术所取代。

    中国3G的实际应用不会太晚,当然也不会太早,我觉得最好是明年的下半年能够商用。因为中国目前在无线应用上还是以语音为主,2G技术现在能满足所有的要求,频率也有一定富余。所以,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态度,就是市场上是不是很需要3G,这个是很重要的。目前3G确实接近商用,但还有些问题,主要在于不同厂家之间的漫游切换、手机的价格太贵等方面。明年的下半年这些问题应该能够解决。在3G发展问题上,我个人还是比较赞成中国政府现在采取的这个态度,就是积极跟进,慎重实行的态度。对3G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3G还是解决不了无线的宽带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就是说,现在看起来,3G的规范定义,能解决一部分无线的的数据业务,但无线的宽带是解决不了的。

    项立刚:你认为目前在3G发展上,国内厂商同国外厂商在技术上的差距有多大?

    吴鹰:这是在现有所有技术上差距最小的一次。从历史上看,以前我们的差距都是很大的。但3G刚开始时,我们就同一些国外大厂商能够平起平坐,某些单项上,从测试的结果看,我们要比世界上一流的厂商还要好。当然我们还有好多要提高,比如综合质量、服务之类的,要做很多事情。

    项立刚:从测试效果看,目前3G的主要问题是不是稳定性和相互之间的切换衔接的效果不好?

    吴鹰:对。3G手机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手机太贵。CDMA2000也许会好些,WCDMA因为要绕过付给高通的专利费用,所以设计的很多东西就把应用从核心网推到了边缘网去,推到手机上去,这就造成了手机的复杂度,WCDMA的手机要比GSM的手机复杂30倍,这是专家的估计。我没做过这种手机,这句话对不对我无从考证。这是别人跟我讲的,假如没有30倍,20倍肯定会有的,这个东西确实很复杂。手机做出来以后,成本的降低没有那么快。我们现在经常做实验,手机要跟大厂商去买,打完50%的折扣后,还要800美金一个。

光纤接入将是宽带发展的主流
 通信世界网

    项立刚:我一直比较关心宽带,现在中国拥有宽带用户3500万户,还有2700万的窄带上网用户,随着时间的发展,宽带肯定会成为我们交流的一种方式。我甚至描绘过一种场景,早上起来的时候,很难说是开电脑,还是开电视。在大屏幕上,你可以通过网络选择一些节目看电视,但那就不是现在电视台播送节目的方式了。

    吴鹰:就叫我的电视,myTV。

    项立刚:对。就目前来说,国内的宽带还是基于ADSL技术的,3500万宽带用户中差不多有3000万是能通过ADSL接入的?

    吴鹰:有一个SDN,说是宽带,但不是宽带。

    项立刚:SDN是很早的了,还有DDN、PLC以及无线接入的。

    吴鹰:无线的很少。

    项立刚:还有Cablemodem。

    吴鹰:中国也不多,几百万用户都不到。

    项立刚:我觉得有几万就不错了。此外光纤接入现在似乎还很热。

    吴鹰:小区有光纤接入的。

    项立刚:这一块相对来说要大一些,但比起ADSL要小得多。我是有一个感觉,我对ADSL的技术还是很失望的,在北京的速度是512K,在外地比较好的能够达到2M,但它会受距离等各方面的限制,能达到2M的很少,一般来说,我觉得如果说宽带的发展,要实现视频点播,至少要2M多。如果要实现DVD级,至少要8M以上。

    吴鹰:6M,6M可以高级些。

    项立刚:这样的话ADSL很难依据这个技术让宽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宽带业务的发展,视频业务应该是宽带发展的一个主流业务,你认为今后的宽带技术发展,还有什么技术可以取代ADSL?

    吴鹰:PON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无源光网络和以太网结合在一起,在千兆级的叫G-EPON,这个是光纤到户里面最有实用性的技术,最终的宽带我觉得还是要靠光纤到户来解决,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成本太高了,尤其在中国很难做。现在有一件事大家没太注意,就是日本计划在2006年的光纤到户率要超过60%,他们在这个上面有很大的进展。其实光纤本身很便宜,比面条还便宜,关键的不是光纤的问题,而是两端的设备问题,最近半年这个设备有非常大的进展,成本大大降低。原来差不多是250-400美金,现在是在150美金左右。我个人认为中国在3-5年内也会启动光纤到户的市场,最终实现这个目标。但光纤到户有个最大的问题是,每家每户要重新布线,所以ADSL还会有相当大的一段时间来做。UT斯达康已经在日本在做100MADSL试验,从普通电话线来传100M带宽,目前商用的是距离3公里,下行43M,上行3M的产品,对一般的家庭的视频业务够用了,所以光纤到户的市场肯定会起来的,成本还要不断降低。UT斯达康在这方面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打开了市场。

    项立刚:中国会在哪一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

    吴鹰:我个人预测3-5年的时间。

    项立刚: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也有一些新的小区光纤到户,但是小区接入是10M,出去也是10M。

    吴鹰:关键是内容应用还不够。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我们的产品很便宜。

    项立刚:我认为倒不是缺少节目源,缺少内容,关键是缺少一个好的经营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精英们错过了一个机会。当时做互联网的企业不太愿意同传统的电信运营商结合起来。而当初的情况运营商不太了解互联网,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1998年我和一个电信公司的老总交换名片,他的名片上没有电子邮箱地址。这样互相不理解,造成了做互联网做内容收不到钱,电信平台也得不到更多的收益。这两年好起来,出来了一个好的经营模式,就是短信。

    吴鹰:你这是指中国。

    项立刚:我们以前从没想到短信会出现这么大的量,所以我认为经营模式比内容重要。可以在宽带上运行的内容太多了,为什么现在没有在宽带上运营,我觉得还是一个经营模式的问题。

    吴鹰:我刚才说的是没有应用,不是说没有内容。没有应用的一部分就是你说的模式的问题。但是光有模式没有一个技术手段也不行,比如说现在看电影大片,我们可以通过DVD的方式看,也可以通过电视台播放来看,当然得交钱才能看。但是这种传统的电视方式技术的局限性,没有一个互动的过程。

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通信世界网

    我们并不认为我们是小灵通厂商就尴尬,小灵通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公司自豪的产品。

    要持续赢利增长,国际化是UT斯达康转型的重点。

    UT斯达康一直都是很听话的孩子。

    机会是UT斯达康斯达康创造出来的,它不是简单地抓住。任何人也好,企业也好,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项立刚:UT斯达康进入大众视野是从小灵通开始的,今天还是小灵通最大的生产厂商。但UT斯达康似乎不希望别人说自己是小灵通的最大厂商。最近这两天媒体都在讨论UT斯达康“掉”了一美分的话题,因为它对股市的影响太大。所以说,对于UT斯达康来说,不能说小灵通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毕竟这个成功的台阶已经跨过去了。那么,还要跨向另外一个成功的台阶,很大程度上需要转型。转型往什么方面去转,这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吴鹰:第一,我们并不认为我们是小灵通厂商就尴尬,这是很值得我们公司自豪的一个产品。小灵通本身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5500万用户,放那在历史上都肯定有一比。小灵通会达到1亿用户,我没有任何怀疑。但是我们不希望别人说我们只做小灵通,小灵通今年在我们公司占的比例在60%-70%,到明年会到50%或者更低,并不是说小灵通下去了,而是我们其它的业务上来了。第二,我们“掉”下来,是股价掉下来,并不是公司的业绩掉下来,业绩比去年增加了70%,利润也比去年增加了10%,比去年增长了很多,只是我们每股的赢利差了一分钱。这暴露了我们公司内部管理的问题。造成这一分钱的差距,是因为我们在日本一个合同,应该是6月份的合同,我们差了一天,只能放在7月份。这也说明我们公司严格的财务制度,我们不去做假帐。当然这也反映出我们公司管理还有弱点,我们为什么不能早5天将这个合同拿下?这是我们自己管理上疏忽漏洞的问题。所以这说明了UT斯达康发展很快,管理上跟不上。股市对我们的一个惩罚也是有道理的,告诫我们在这个问题要改进了。同时,这也说明了投资者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了怀疑。从过去来看,UT斯达康一直做得很好,我们连续17个季度打破了华尔街的预期值,而且每次打破后都把下一个预期值调高,高了又打破,不简单。在过去的四五年内,全世界没有一个家公司像我们这样做的。但是一个企业不能只靠一个产品发展,这就牵扯到了公司转型的问题。

    要持续赢利增长,国际化是UT斯达康转型的重点。在国际化战略上,我们的目标是简单明确的,一是将我们现有比较成熟的产品推向新的市场,这一点我们现在做得也非常成功,今年又增加了五六个国家将开通小灵通业务。二是在将成熟的产品推向新的市场的同时,我们也将新的产品和技术带到成熟的市场来。比如UT斯达康的宽带技术、传输技术,在中国市场不断推出来。

    打开新的国际市场,UT斯达康有先天的优越的条件。别人走出去,我们是走回来。UT斯达康的高层管理都,此前都在国际大公司工作,很有经验。比如日本分公司的总裁,以前是三菱通信的总裁,他的经验很丰富。同时,作为美国的上市公司,有着很好的信誉。此外,UT斯达康的研发中心在美国,将近1000人,研发人员400人,对它的支持就是国际化的。所以UT斯达康利用这些国际化的优势,不但非常快速地进入了发展中国家,而且进入了发达国家市场。UT斯达康现在最大的国际市场是日本,第二是美国。这两个国家今年给UT斯达康带来了数亿美金的赢利。有钱人的钱相对容易赚(大笑),利润高许多,这样可以支撑公司下一步的发展。

    项立刚:今年又可能会做到多少亿?

    吴鹰:6亿美元。

    项立刚:对那些还想走出去的国内企业,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吴鹰:我觉得,它们第一步要把国际化的人才留住,要有一些国际化的人才。第二就是要走出去,同国外企业合作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从头去开拓一个市场很难。TCL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项立刚:找到一个机会,别人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现在看是不太容易了,现在大家拼的是实力。3G有前途,大家肯定都会争这块市场,宽带有前途,大家也会来争的。UT斯达康现在到底拼哪些?

    吴鹰:刚才讲过,UT斯达康做的东西不会跟别人一样。我们做3G是将WCDMA和小灵通结合起来,我们提供的方案,很可能为运营商节省大量的投资。毕竟我们拥有小灵通60%的市场份额,同时在宽带上我们提出的一些观点,在思路上和别人完全不一样。我们已经在日本及南美等地区商用,这些市场比中国早一点,这样的话,我们在中国推广的时候就会占据很大的优势,这是UT斯达康的一个优势。

    项立刚:UT斯达康的双模技术现在做得已经非常成功了。

    吴鹰:双模手机已经在越南推广了,中国牵扯到一个政府批准的问题,理论上是可以卖的。但是我们还要尊重产业管理部门,UT斯达康一直都是很听话的孩子(大笑)。

    项立刚:在北京已经有双模小灵通在卖。

    吴鹰:不会的,肯定是水货,可能是从越南返回来的。我们对外没有卖过一部,倒是送过一些给运营商,让大家试一试。前一段时间我看到报道说广东也有卖,我查了,我们公司一个也没有卖,有可能是从越南转回来的。这款手机是支持中英文的。如果真要卖,几十部是打不住的。

    项立刚:这一段时间,UT斯达康做了很多并购,UT斯达康现在并购的企业,目前情况怎么样?

    吴鹰:在全球的企业并购中,70%以上的企业并购并不成功,但是思科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成功率在70%以上。思科并购有一个很独特的规则,就是最初并购的企业只限于总部100英里范围内,因为这样好管理。UT斯达康的并购也非常成功的,上市后我们并没有做大量的并购,而是很慎重。我们是两年以后才开始进行并购的,从小到大,直到去年才做了一个比较大型的并购,就是收购3COM旗下Commworks公司的部分资产,收购前这个公司是亏损的,并购后的两个月开始赢利,今年给我们创造了数千万美元的利润。UT斯达康的并购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和很好的基础,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合并成功的公司。到今天为止,UT斯达康的成功99%是靠内部成长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并购来实现的。但是到今天这种规模,靠内部的成长不够,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并购。一个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一定要通过这种方式再壮大。思科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项立刚:UT斯达康有没有信心给投资者以信心?

    吴鹰:当然可以,非常有信心。因为我们对近期几个季度的营业额都是有把握的。通过这次下跌,我们将整个期望值降低,预期降低,这样我们可始重新设标准,往前走。明年我们会有40%以上的主来自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我们非常有信心将后面的事情做好。

    项立刚:在很多看来,UT斯达康抓住了小灵通的机会,为什么是UT斯达康,以后UT斯达康还会抓住这种机会吗?

    吴鹰:这个机会是UT斯达康创造出来的,它不是简单地抓住。任何人也好,企业也好,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当时在无线接入网上已经有了技术储备,我们不是看到小灵通这个市场后才去“啃”的。中国做无线接入网试验的时候,包括全球许多大公司在内的有15家企业在做,大家各用了不同的技术。我们用了一个PHS的规范,改成接入网的技术来做,特别适用于小灵通的发展。但是我们把它做成了全市覆盖的无线市话。为什么,因为UT斯达康当时看到中国电信的移动部门分出去后增长点没有了,我们比别的企业先看到这个问题,先把技术研发出来,我们抓住了机会。现在中国电信、网通60%-80%的增长是来自小灵通业务。

    项立刚:UT斯达康未来的定位和目标是什么?

    吴鹰:我们要成为世界一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一流的概念是大家公认的,UT斯达康现在不是一级的企业,刚刚进入世界前十名。我们要用几年的时间实现这个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