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福利模式靠不住
(2013-01-03 10:24:25)
标签:
不值得推卸责任福利制度钱已筹码杂谈 |
新成立的扶贫委员会正研究如何为香港订定贫穷线。政客与一些社福组织都担心,政府会为了推卸责任,刻意把贫穷线划得低一些。这样,需要政府照顾的人就会少一些,而政府的扶贫工作亦较容易做出成绩。
然而,让更多的人依靠社会福利生活并非好事:依靠福利的人,无法凭自己的努力去改善生活,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改善生活,只能靠政客代为争取,很容易变成政客手上的政治筹码。此外,由政府提供的福利,不可能让人生活得比社会上其他人都好,只能处于相对贫穷的境况,生活上一定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不可能会快乐。
再者,人一旦依靠福利,就会日渐与社会脱节,很难再重新投入社会,变成需要长期依赖政府。当社会上需要依赖福利的人愈来愈多的时候,总有一天社会会承担不起。
政客在推动福利政策时,多喜欢仿效西方的做法。但他们似乎没有留意到,西方的做法已证明并不可靠,很快会无以为继。
欧美国家主要是透过抽税的方式,由政府向社会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基本保障。由于政客需要靠派免费午餐去争取选票,这些年来,西方的社会保障范围已愈来愈大,保障的条件已订得愈来愈高。
过去,西方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西方的科技比较先进,在第三世界可以予取予携。但今天新兴国家已追近,西方要维持原有的高消耗式的生活模式已有困难。这是造成西方无论在外贸上与政府财政上都出现赤字的根本原因。西方若不调校生活模式,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再者,西方的出生率已普遍下降,而二次大战后婴儿潮的那一代,现在已普遍到达退休年龄,西方的人口红利已接近花光。有迹象显示:美国的一些老人医疗保险基金,将于2016至2017年间就会把积累用完,但新的供款却因工作人口减少,而无法支持愈来愈多的退休人士。届时可能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减少福利,二是增加税收;但两者都不容易做得到。
现在开始退休要拿政府福利的人,之前都交过不少福利金,只是这些钱已给政客花光了。他们一定不肯接受,到他们要靠社会保障时,政府就削福利。
另一方面,靠加税也不容易奏效。工作人口的减少,令增加税率的效果难以彰显。加得太多还可能会起反作用。法国加征富人税之后,高收入的人就纷纷移民去其他国家,政府的库房可能因加得减。
西方的福利制度,一方面令政府的债台高筑,今后不知靠甚么去偿还;另一方面又造成社会分裂,国内的保护主义抬头,有的甚至发展成新纳粹组织,令到原先崇尚的价值理念受到冲击。美国有些州份就制订了一些歧视新移民法案,令联邦政府非常尴尬,可见西方的福利模式并不值得仿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