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增容积率最快见效

(2011-12-23 09:27:37)
标签:

香港

居住环境

容积率

远水难救近火

土地开发

杂谈

为了增加土地供应,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政府计划恢复在维港以外的填海,以及加强对地下岩洞的利用。现正为这两项做法向社会展开咨询。

 

市民对善用岩洞一定不会反对,但对于填海,相信会有人有异议。因为过去政府在维港的填海,确有过度的地方,以致有部分人,一闻填海就色变。不过,今次政府打算填的,都在维港以外,而且不会在受保护的海岸线地区;即使有人反对,数目亦不会太多。再者,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香港人若要改善生活环境,无可避免要占用自然环境,除非我们只住天然山洞,或在树上做人巢氏;否则总得有所取舍,在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填海固然会影响海洋生态,但劈山一样会影响陆上环境,我们只能两害取其轻,不能一听到填海就以环保为由加以反对。说到底,我们提倡环保,目的亦是为了我们的后代可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总不能为了环保,现在就不容人们去改善居住环境。

 

香港有700万人口,如果与其他有类似数目人口的城市比较,香港已开发的市区用地其实相对少的。因此,香港人要改善生活环境,不增加土地开发是做不到的。即使我们把地产霸权一一打倒,如果没法增加土地供应,香港人的恶劣居住环境依然无从改善。

 

明白这一点之后,相信市民就未必再会以寸步不让的态度来看待填海与在陆上的土地开发问题。然而,无论是开山还是填海,都不是一蹴即就的。现在才开始咨询,最少十年至十五年后才可以有实际的楼宇供应,真是远水难救近火。若想要在短时间内达到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目标,莫如提升现在市区的容积率(以前多译作地积比率)。这样就不用开发新土地,也可以在现有的土地上多建一些楼宇。这种想法其实与很多家庭想名校收多一些学生的想法差不多。他们宁愿不要小班教育,也想自己的子女多一点入名校的机会。

 

在过去一段时间,负责城市规划的人,都在努力把市区的容积率降低一点。但对很多市民来说,他们宁愿住得密一点,也不想搬得太远。有人宁愿在市区住劏房,也不去新界住独立单位。因为市区的基建设施较为齐备,交通亦比较方便,负责城市规划的人,是否也应考虑市民这方面的取态。

 

现实是,市区的容积率一旦提升,很多本来没有重建价值的旧楼,都会重视吸引投资者的能力。旧区重建的问题,就可以靠经济诱因去解决。土瓜湾塌楼与花园街烧死人的惨剧也可以减少;市民的居住环境亦可以在一个较短时间里得以改善。由此可见,放宽容积率的做法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