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评级实际已降
(2011-08-04 09:35:49)
标签:
杂谈 |
美国国会终于放开国债上限,让美国可以借新债去还旧价。否则,美国将付不出旧债的利息与没有钱去偿还到期旧债的本金。
然而,这并不等同问题已真正得到解决。因为,今次美国虽然避过了债务违约,但今后美国所欠的债只会愈来愈多,要还就更加困难。
现时,美国的国债已升至十四万亿水平,约等于一年的GDP,每年单是还利息,就要六千亿,造成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美国人单是为了还息,平均每人每年都要承担二千美元(约一万五千港元)的责任,真不知道美国人可以怎样捱过这段苦日子。
欠债总得要还,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在提议国会放宽国债上限时,其实都有提出一套还债方案。共和党主张削褔利开支,民主党提议向富人及企业增加征税。如果两党妥协的结果是互相容纳对方的主张,那等于开源节流,美国还有机会走出谷底。但他们的妥协结果竟是大家都放弃原有的主张,变成税不能增收,钱却要继续花。那美国除了靠继续借多一些钱之外,已别无他法。
如果美国要借钱,又还有足够的人肯借,这表示大家都相信美国仍有本事会还,情况就还不算太恶劣。美国国债的利息那么低,本应显示美债的需求很大,否则何来那么多的人愿意低息去吸纳美债?
然而,美息低只是一种假象,是人为的。世人其实早已看到美国的还债能力正在减弱,愿意这么低息吸纳美债的人正在减少。中国政府近期已不太欢迎外资来中国买楼或投资中国非优先发展的行业,就是不想把得来的外汇又去买美债。
如果任由市场自由运作,利息一定会与风险挂勾,当美债的违约风险增加的同时,债息一定会同步上升,否则就一定没法吸引那么多的人来买风险增加了的美债。但美国政府不想看到美息上升,因为美国的经济在金融海啸后依然未能恢复足够的动力,承受不起加息的压力,美国政府只好让联储局赤膊上阵,在市场上以低息去吸纳美债,制造虚假的需求,以阻止美息上升。这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
美国不断批评中国干预人民币汇率,但美国联储局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在干预债息市场?中国压低了人民币的汇率,仍是愿意让美元兑多一点的人民币去买中国产品的。货真价实,美国消费者有实质的得益。但美国却没钱也扮有钱去买自己发行的国债,人为地压低债息,要全世界买美债的人都收少了利息。
美国才是在骗人,要抗议的应是中国(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还有甚么好嘈?以美国现时的处境,信贷评级竟仍有AAA,评级公司的信誉已经破产。但世人是有眼睛的,他们自己会为美债评级,并以自己的判断在市场上行动。美元即使不会立即崩溃,但拾级而下的势头已不可逆转。投资者应尽早为此作好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