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通胀与利率看楼价

(2011-05-04 09:38:31)
标签:

杂谈

内地通胀上升,中央已多次加息及增加银行所需的存款准备金的要求。有人担心,香港迟早会跟随国内加息以压通胀,届时香港的楼价可能要大幅回落了。

 

从民生的利益着想,楼价回落可助市民置业安居,一定为社会所乐见。然而从现实去看,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客观世界远比人们想象中复杂。

 

香港的生活必需品,很多都是来自内地;内地有通胀,香港就会有输入性的通胀。再者,香港刚实施最低工资,又遇着经济好、失业率低,本身的内需亦在增加;因此,香港的通胀无可避免会日趋严重。

 

然而,由于香港有联系汇率,香港无法跟随内地加息,而是要紧贴美国的利率走势。美国对经济复苏仍未有把握,联储局宁接受通胀,也不敢加息。可以预期︰美国的低息环境仍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今年之内,美国加息的机会不高。

 

如果美国不加息,香港自己先加。大量美元就会流入香港赚取息差(联系汇率令这样的行为不用冒汇价风险)。届时,香港的股市必然狂升;人们在股市赚到钱之后,就会去买楼、去消费。结果,本来为压通胀而加息,但加息后却带来更多的通胀。因此,只要美国不加息,香港也不可能独自加息太多,以免吸引过多的游资。因此,期望加息后,楼市的升势会受抑制,是不切实际的。

 

即使香港真的踏入了高通胀的加息周期,历史上,楼价亦甚少在加息周期的初段就应声回落,而是会与息口同步上升一段颇长的时间,直至利率升到一个不寻常的高位,通胀才受到抑制;这时,楼价才会掉头回落。如果利率一加,楼价就会回落,那政府就不用为遏抑楼市而头痛了。

 

1976至1981年间,通胀不断上升,利率亦不断上升(按揭利率从10%升至22%),但香港的楼价却在这5年里升了3倍有多;到1982年中英为香港的前程谈判僵持不下的时候,楼价才受政治因素拖累而回落。

 

由此可见,单是靠加息,并不一定足以遏抑楼市。尤其是在加息周期的初段,人们往往对通胀持续仍有预期,觉得物价还会继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楼价不可能与整体物价的表现背驰。

 

香港现时的存款利率不足0.2厘,按揭利率亦只是1.2厘,而租金回报率则有两厘多三厘。存款入银行一定不吸引,不如买楼收租,租金收入已足够付利息有余。如果首期付多一点,收到的租金,供完楼还有剩,可以帮补生活开支。此之所以,在低息环境下,流入楼市的资金仍络绎不绝。

 

由于存款利率与租金回报率之间仍有一个相当大的距离,加息初期只会令资金流入楼市的速度减慢,而不足以将流向逆转。历史上,香港的租金回报率大部分时间都低于按揭利率,到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投资者才来担心楼价是否位高势危也未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