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按揭难有优惠条件
(2010-12-24 09:37:19)
标签:
杂谈 |
昨天已指出:现时银行做按揭生意的息差很低,利润微薄;银行之所以做按揭生意,是因想开拓优质客源,有能力买楼做按揭的人,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旦因为做按揭而成为银行客户后,银行还有很多产品与服务提供给他们,大有机会将来在他们身上赚钱。银行都抢着招揽这批客人,按揭条件于是在竞争激烈下,愈抢愈优惠,然而,逆按揭的客户,都是一些退了休,再没有稳定收入的长者。他们除手上的自住物业外,其他资产应不会多,很难会有其他生意帮衬银行,银行不会视他们为好客户。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期望银行肯提供做逆按的长者与一般按揭客户一样的优惠条件。
现时,一般的按揭息率,只是同业拆息加一厘左右;银行若是做逆按,一定不会只收这么低的息率。若果没有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压力,我估计银行会要求收多半厘左右的利息;希望长者觉得不值得,不来麻烦银行。我相信香港的银行不是不懂得做逆按揭的生意,而是这种生意利润低,又麻烦、所以迟迟不肯为逆按揭的出现缔造条件。今次由半官方的按揭证券公司出来推动,银行多少会给点面子,但一样不见得太热衷。在这种情势下,很难期望银行会为了争取逆按揭的客户而在利息上提供太多的优惠。
不过,若果银行真的在政府的推动下,非得提供逆按揭不可的话,他们在按揭成数(占物业价值的比例)方面反而不会太紧张,因为若然将来拍卖物业仍无法收回银行的成本与合理的回报,按揭证券公司是会包底的。在银行的风险已获保障的情况下,银行会乐于接受按揭公司提出的方案,以决定逆按揭可以抵押的成数,而且在估价的时候也不会太苛刻。
为此会紧张的,应是为逆按揭提供保险的保险公司,因为按揭证券公司的所谓包底,不是由按揭证券公司免费提供的,而是要客户动用一部分贷款去买保险的。保费的需要愈高,做逆按揭的长者每月可领取的费用亦会相应减少。
逆按揭在香港仍属于保险公司的新生意,他们对新生意作风险评估时会预期多一点,宁愿将来发现索偿的个案不多时,才把保费调低。因此,我认为保险公司在开始时会征收较高的保费,并且会限制逆按揭可以做的最高成数,能做到六至七成已属不错了。要为一个物业二十年后的价格作评估,的确不容易,难怪保险公司这方面会保守一点。
此外,香港人愈来愈长命,而这种趋势似乎还在继续。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终身领取定额贷款的逆按客户,最终领取的贷款可能会超过物业拍卖所得,令保险公司不得不削减逆按的成数,令长者每月可领得的定额贷款愈来愈少。因此,除非拥有的自住物业价值在三百万元以上,否则休想逆按揭能为退休后带来安稳的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