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外人民幣,香港才有得益
(2009-04-16 09:39:49)
标签:
经济财经结算货币人民币香港 |
中國在進行對外貿易時,如想推動以人民幣成為結算貨幣,先決條件是要逐步開放讓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否則只會如小腳女人一樣,無法跨出一大步,追不上中國國力發展的需要。
中國現時似乎仍不想在這方面開放得太快,所以只肯與個別有雙邊貿易的國家簽訂定額的貨幣互換協議。這種安排實質上與原始的以貨易貨相差不遠,等同雙方政府一早決定了未來一年裡會售予對方多少產品,作為買入對方多少產品的交換;當交易完成後,雙方互不虧欠。這樣,中國政府就可以避免人民幣可以在海外流通,讓某些國際金融大鱷有機可乘,以此來衝擊中國的經濟。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時中央說開展人民幣外貿結算,其實並非建立在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的基礎上的,因而導致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無從發揮。如果連廣東省的一個東莞市也可以成為人民幣結算中心的話,香港人不宜對今次的安排有太多幻想。看來香港未必可以很快就在經濟上有很大的得益。在中央未公布細節之前,很難確定香港銀行系統內的540億人民幣存款可以開放作更多元化的用途。銀行業能因此而增加多少業務,增聘多少人手,至今仍是未知之數。
香港若是真想在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多分一杯羹,應推動中央開放人民幣逐步在海外流通。開始時可先行雙軌制,即分開成國內人民幣與海外人民幣。國內人民幣一如現在會受到一定的外匯管制,但在海外的人民幣則可自由兌換,但可規定在香港指定的銀行進行,以方便管理。這樣,香港的優勢才能凸顯,香港才能成為海外人民幣結算中心。中國的其他城市才難以與香港競爭。
現時,海外未有真正可以大量流通的人民幣,外國的入口商即使願意用人民幣結算,也沒有人民幣付鈔。因此,中國要先願意讓香港的銀行進行人民幣融資業務,以貸出人民幣給外國的入口商。這樣,人民幣才有機會成為結算貨幣。
中國不用擔心海外的人民幣失控,因為中國有大量外貿盈餘,只要中國的出口商堅持要收人民幣,很快就可以把海外的人民幣收回來。只要中國放心讓人民幣在海外流通,中國就會逐步學會適應開放性的貨幣系統,而人民幣才可以真正走向國際化。
在這個過程中,最有角色扮演的應是香港,因為上海、深圳等內地城市,中國短期裡都不會開放外匯管制,唯有香港才可以做海外人民幣的融資中心與結算中心。
長遠而言,香港不但要協助人民幣可以成為國際可以接受的貿易結算貨幣,還要協助人民幣成為國際通行的投資貨幣與借貸貨幣,甚至是儲備貨幣,那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才會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