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衍生再衍生金融业异化

(2007-08-30 09:28:21)
标签:

房产/置业

次按危机

投资

基金

衍生产品

很多人不明白,美国的次按危机为何会酿成全球的金融风暴,连欧洲的银行也受牵连,需要央行不断注资,才能暂纾燃眉之急。

 

照道理,胡乱借钱给人的是美国的按揭公司,为何会祸延世界?过去,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因为以往借钱给楼宇买家的,主要是银行与财务公司,他们的借钱能力,受制于他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看他们吸收存款的能力。

 

一般政府的金融监管部门,都对银行资金充足的程度有一定的要求,不可全数借尽,有些甚至会限制,贷款中属地产类别的比例。香港的金融管理局,过去曾要求银行的贷款中,最多只能有四成属于地产性质的贷款,不过近年已放弃类似要求。

如果各国政府都用过去这种态度去管理金融业的话,次按风暴根本没有机会发生。以美国为例,美国人只顾消费,不肯储蓄,银行的存款自然多不起来,银行就不会胡乱借钱给还款能力次一级的人。然而,按揭证券化之后,银行或专做按揭的公司,就可以轻易把手上的按揭在证券市场套现,做完一批又做另一批,弄到监管机构也无从监管。

 

按揭衍生成证券后,可以拆散成较细的单位,卖给散户,要他们与金融机构一起分担风险。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情况下,美国的次级按揭证券就可以卖给全球的投资者,风险亦可交由全球承担。此外,持有按揭证券的金融机构,还会进一步把按揭证券不断包装,衍生成各种各样的结构性投资产品,有些与利率与外汇挂勾,有些与地产股或地产指数挂勾。经过多次衍生后,产品已异化至面目全非,产品的复杂程度,已令普通投资者无法弄清楚内里风险何在。

 

金融机构并且会把各式异形产品混在一起,组成对冲基金,聘用大学名教授,甚至诺贝尔得奖者,以普通投资者无法理解的计量方程式进行投资。投资者只知道基金的名称,根本不知道基金经理在葫芦里卖甚么药,只知道这季基金升了还是跌了,与指标杆的差距如何。

 

有些投资者因不知道如何去选择这样复杂的基金,于是把钱交给另一批基金经理,着他们代劳去物色好的基金作投资,成为基金的基金(fundsoffunds)。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基金的价格上升,可能源自受其它基金经理追捧而产生溢价,而非本身拥有的资产升值。

 

结果,金融工具可以不断衍生,过程中又可把价格不断放大,以至欧洲的小投资者买入某些基金时,根本不知道原来这个基金与美国次按有关,而且还是以这么偏高的价钱买回来的。现在,钱差不多输光了,而且还要输得不明不白。所以,我自己在投资时,尽量不接触衍生工具,我的头脑简单,只能买些简单的产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