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马云曾经告诉我,在雅虎的杨致远出手之前,阿里巴巴曾有过收购3721的计划。
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马云8200万美金融资过程只花一分钟》http://tech.tom.com/1121/1794/2004220-82756.html
里面提到:2004年2月18日,阿里巴巴在北京宣布融到8200万美元,这是中国互联网业界截至目前为止最大的一起私募。
一共有四家投资机构参与这次私募,软银(Softbank)、富达、TDF风险投资邮件公司和GraniteGlobalVentures。
“去年有一次我在日本办完事准备回来,在往飞机场赶的路上,孙正义(日本著名风险投资商软银总裁)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我知道你在日本,你一定要回来一趟’,我说我已经在去机场的路上了,他说‘你把这个机票退了,一定回来跟我见个面’。从机场回来我们两个人就在房间里面聊,聊得很开心,谈互联网的发展,谈中国的电子商务,我们对电子商务的看法几乎是不谋而合。我站起来去厕所,他追我到厕所里面谈,在厕所里我们敲定了投资的事,然后洗了洗手出来。所有人都傻了。就1分钟。”
当时有人就此对马云表示祝贺时,马云似有一肚子不情愿。
“这8200万不是我们自己出去找的,我们是被动方,投资者为了说服我拿这些钱,跟我谈了好多次,所以弄到现在才讲出来”,马云说,“这不是我们很高兴的事情,我觉得你们应该去恭喜投资者,我的压力挺大的,现在这么多钱怎么花出去,还得挣更多的钱,这个压力比他们大多了。”
两年半以后,马云告诉我,“其实在当时,光是我们阿里巴巴,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
“当时这8200万美元,我们一部分(1300万)用来做淘宝网,另外一部分其实是准备用来收购一家有相当大的企业用户,也有相当大收入的公司。”这时有人追问:就是3721吗?马云点头。
“还好,”马云很庆幸地告诉我们:我们做完DD(尽职调查)后,发现“没法投”、“里面太烂”。
没过几个月,远在美国的杨致远当时“不明就理,做了一次冤大头“,马云这么提了提。
“没有收购3721,我们准备把钱退回去,但人家不干了,”马云的笑不像很懊悔的样子:“没办法,我们只有接下这个烫手红薯(8200万美金)。”
有了这笔陈年老账,我相信现在马云和周鸿祎所有的恩恩怨怨就会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