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每到金秋的十月,一个英俊的英国青年都会在中国开始他的嘉年华。
财富的狂欢?是的,正是1999-2003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2004-2006年的胡润百富排行榜,揭开了亿万人民参与的财富狂欢的大幕。当然,名列其中的只是极少数;更大多数人只能探起脚尖,试图透过财富花园的围墙,来获取财富鲜花映射的一脸的妍红。
1999年,29岁的胡润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会计员,在中国从事普普通通的审计工作。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告诉他,要做你自己——而不是别人。
借助福布斯富豪榜的灵感,胡润用很短的时间拿出了他的中国富豪榜,50个人,排名50的人财富大致在5000万人民币——这样的结果恐怕现在连胡润自己也不会相信。
但是,就是这个粗制滥造的中国富豪榜,似乎让自古以来奉行“轻商主义”的古老大地从“士农工商”的迷梦中苏醒,人们开始疯狂,人们开始意思到金钱的力量。数以亿计的人们似乎发现,“万元户”这个词原来离社会的主流早已渐行渐远。
一夜之间,对财富的追求,创富的精神似乎已经来到亿万中国人的中间。
29岁的胡润始料未及,但凭籍直觉,他知道,大生意的机会来了,要紧紧抓住!
于是,中国开始了新的世纪,胡润开始了新的生意。
回到2006年,胡润告诉记者,自己30人左右的胡润百富团队,每年的销售额在千万以上。
好一个胡润百富,好一笔大生意!
胡润是个聪明人,他在福布斯离他而去的时候,立马自立门户。在再造共和、形单影只时,他甚至花上半年的时间,终于请到英俊潇洒的英国首相布莱尔来华造势。
胡润是个用心的人,他似乎对每个人都友好,对每个人都平均,让每个人觉得他是自己的朋友。但事实上,胡润也不能免俗,认识的人太多了,他只能对每一个也许用得上的人用心。
胡润懂得媒体,他小心翼翼地招呼每一个记者,记下每一个核心媒体的记者的电话。有空的时候请记者喝茶,胡润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编织着自己的财富梦。
胡润会识人,一眼能看透一双双渴望财富的眼睛——要知道,中国人口数以亿计,胡润每年要见的人也不少,但对每一个人,胡润自有自己的判断。
……
我和胡润认识好几年了,我希望他在全民逐富的时代顺势而上,鼓励有钱人做更多的慈善事业,激励更多的年轻人。
世界真有点邪门,有些时候,一个排行榜,就能激励一些人,就能成就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