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改启示之一:公开咨询,全民讨论(2)
(2008-08-27 09:47:30)
标签:
医改医界全民启示同侪香港健康 |
分类: 医疗改革 |
香港医改启示之一:公开咨询,全民讨论(2)
长沙东西现代医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牧樵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指标去衡量改革医疗制度是否成功。他们认为,对市民和病人來說,成功的医疗制度应该是:a、能否确保他们得到负担得起而又方便的公营医療服务,以及持久可靠的安全网;b、能否提升公私营医療界别的服务质素,令其更好及更具成本效益;c、能否在公私营医療界别提供更多及更切合个人需要的服务以供选择;d、能否成功推动市民为个人健康作出更大承担的文化以及更着重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性护理;e、能否推行有效的鼓勵和保障措施,确保市民善用医療服务资源。对于医疗服务提供者/工作者來說,成功的医疗制度是:a、能否确保他们的专业水平与技能、医療服务的质素,以及医療设施与科技继续与国际水平同步发展;b、能否通过专业规管架构及同侪监察,继续保持高水平的专业守则和操守;c、能否促进公私营医療界别良性竞争和加强协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并为市民提供更具成本效率的服务;以及d、能否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生机蓬勃的医療服务市场及优质的工作环境,以提供更优质的医療服务。
我个人认为,香港食物及卫生局的“掌握健康 掌握人生”医疗改革咨询文件是有充分准备的,他们甚至花了127 万元聘请顾问公司,以宣传整个医疗改革咨询文件。2008年6月13日,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在总结医疗改革第1阶段谘询记者会上表示,局方在谘询期内出席共158个谘询会,医疗改革网站也录得超过80,000人次浏览。共收到逾4,300份个人及团体的书面意见,谘询结果比预期成功;并期望,归纳各界意见后,明年上半年展开第2阶段的医疗改革谘询文件。
但是,仍然有不同的声音,有团体调查认为,78.1%市民对咨询文件表示不了解,甚至有 7.5%的市民完全未听过有关的咨询。一些团体对于医疗改革谘询文件中的数据提出了质疑,比如医疗卫生占政府经常开支的比例,由现时的15%增加至2011 至12 年度的17%就没有理论依据。为什么是17%,而不是18%,甚至超过20%?17%这个开支比例是如何计算或推算出来?等等。
香港的医改,至少有“掌握健康 掌握人生”医疗改革咨询文件为蓝本,有一个系统的框架,比较清晰的思路就具体操作的方法。可是,我国的医改至今都没有看到公开的、确定的、权威的指导意见。尽管来头很大,2006年8月,就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该小组由国家发改委与卫生部牵头,协调16个部门,共同研究医改的重大问题。有报道认为,卫生部部长陈竺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就是我国医改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公益性”是医改指导思想、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政府投入兼顾供方和需方、“以药养医”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样的提法,太笼统、太抽象,让人不知所云。我们真希望能够看到一份象“掌握健康 掌握人生”医疗改革咨询文件一样的一份文件,让医疗改革利益的各方,都有充分的不同意见的表达权,改变以往的医改方法,真正找到一个适合我国的医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