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别时刻泪纷飞

(2013-07-10 10:23:32)
标签:

学生

毕业晚会

离别

拥抱

情感

分类: 情感空间
长期教毕业班,每年送走一届学生,初见匆别是生活的常态。原以为我心已经麻木,这样的离别不会在我心中再掀起任何波澜。可是世事难料,这届学生的毕业晚会,还是让我几度热泪盈眶甚至泪雨纷飞……

    中考结束的第二天,九年三班、四班的学生在和顺大酒店举行毕业晚会。和往常一样,我准备礼节性地到场再寻机早点离开。
 
    这届学生有些特殊,普通班里一三五是快班,二四六是慢班。因此,我任教的三班和四班两个班的学生成绩有着天壤之别。对这种分班法我内心一直保留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教育的不公,是对慢班学生在精神上的虐待,让他们在学校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而抬不起头,有些学生因此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基于这种同情,平时我对四班的学生给予更多精神上的关爱和鼓励,上课更加注重趣味性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小阳,据说除了认识并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外什么都不会。刚开始我还我每天督促他带课本、耐心教他如何在书上划出知识要点,班主任和其他学生都笑话我在做无用功,学生本人坚持了几天之后也告诉我实在看不懂。看他上课实在无聊,我常常从家里带一些漫画、画册书给他看;班长倩倩以前社会学科总是拖后腿,我在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方面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使她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一年的相处,我深感这个班的学生智商可能真的不高,但他们的情商绝对不比别人差。平时常常有学生主动跟我说:您是我们遇到的最温柔最和蔼的老师;您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都感受到了……
 
    那天晚上,三班和四班分别集中在酒店左右两个宴会大厅,我们几位任课老师先到三班所在的大厅。不久,四班几位学生便拿着酒杯到三班敬酒,口里嚷嚷说在学习成绩方面被三班整整压制了三年,今夜在酒量方面一定要超过三班、一吐胸中的闷气。四班班主任想出面干涉,我说算了今天就让他们自己做一回主,让他们扬眉吐气一回吧,假如闹得太过火了我们再出面不迟。其他老师马上表示赞同。看到学生们那兴奋的样子,我深受感动,急忙拿着手机快速记录那难忘的瞬间。经过四班过来敬酒的几位学生身旁时我还特意让他们举杯合影,并语重心长地说: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乐观自信,就像今晚的你们。学生们一听兴高采烈,不约而同地举手做出胜利的姿势,异口同声地说“耶!”。
 
    三班的学生们轮番过来向我们敬酒,欢乐的笑声在大厅里经久不衰……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一起去四班所在的大厅。我们刚进门,四班的学生代表就向我们进献鲜花。然后班长郑重宣布向老师表明心迹的时间开始。我们都没有料到学生会来这一招,很安静地坐着侧耳倾听。班长倩倩声情并茂地说:语文老师,我们的班主任,您对我们既严厉又呵护……您的课很有特色,您一节课时间通常是55分钟,十五分钟讲八卦新闻、十分钟讲班级杂事、半个小时教课文;英语老师,我们都认为您“很娘”,但你的风趣幽默让我们难忘……;社会老师,您是我们最喜欢的老师,您讲课那么生动、知识面那么广,听您的课是一种享受……因为您,我爱上了历史课。我会记得您的教诲,高中,我决定读文科。说完向我深深鞠个躬。倩妈妈忽然带头鼓掌,紧接着掌声四起响彻宴会厅。那一刻,我忽然感觉有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闯过喉头一直冲向头顶,我的眼睛忽然间被一层薄雾迷住一片模糊……
 
    接着,琪琪说她也有话要对老师说。才开口说了一句语文老师就开始哽噎,然后断断续续谈了平时对每一位老师的观察和感受。谈到我时她再次哽噎,停顿了一下突然提高声调说:老师,我能感受到您内心的善良,也感受到您对我的期望,可是我总是不懂事没有把功课学好,老师,对不起!深深朝我鞠个躬后再抬起头时已经是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顺着脸颊滚滚而下,在场的老师和家长们无不动容,纷纷拿着纸巾擦眼泪。
 
    阿俊是四班一位非常独特的学生,社会课成绩在班级里总是名列前茅,其他功课则全部红灯。他过来敬酒时,我起身悄悄对他说:你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希望你读高中后更加努力,我等着你的好消息。俊眼眶一红突然张开双臂说老师,拥抱一下!我也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给他一个热情的拥抱。这一抱不可收拾,宴会厅里的气氛再次沸腾……我起身要离开的时候,很多学生涌过来说:老师,我也要拥抱!掌声伴随着燃烧的激情和离别的忧伤似乎要把这里的空气燃爆。
 
    走到门口的时候,一直悄无声息的小阳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冒出来,有点结巴地说:老师,还有我,拥抱!老师,谢谢您没有看不起我!谢谢您的漫画书!瞬间,我已经止住的热泪再次如江河决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