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吐不快
上午,我到17号办公室去拿朋友要借阅的教辅资料。到办公室门口刚要开门,突然感觉有股冷气隐隐透出,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昨天上午期末考试就结束了,按理说现在办公室里应该没人。难道他们今天才改卷?
我轻轻敲了两下门、脱口问道:有人吗?无人应答,而门缝里透出的凉意更浓了……打开门,办公室里凉爽宜人,我的心却在发冷。不出所料,空调正在辛勤工作,而办公室却像鬼子扫荡过似的一片狼藉,桌子上、地面上到处是被撕毁的试卷封面。低头瞧,我的三本备课摘记和一本听课笔记正躺在废纸屑中,上面依稀可见几个凌乱的脚印;抬头望,一扇大窗户正彻底敞开……
我抬腕看表,此时已经是10时10分。假设我亲爱的同事们昨夜23时改完试卷离开,空调已经无谓劳动了11个小时零10分。假如不是我碰巧过来,它不知会“空调”到何时。因为学校最后一次集中开会的时间是7月1日,假如没有特殊情况,那天教师一般会直接去会议室而不会去办公室。浪费电力资源姑且不论,假如导致电线短路引起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情此境,让人无奈让人忧。但这并非偶然现象——6月15日,即中考结束的第三天。有学生要归还向我借去的课本,我应约到14号办公室(初三办公室)等候,发现办公室的电风扇、电脑、饮水机全体在辛苦“加班”……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我们师范院校的校训。作为一名教师,其身不正何以正人?不严以律己怎能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啊。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小事无关师德、不会影响大局。但是,有时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不也能溃于蚁穴吗?假如引起火灾,这小事不就后患无穷了吗?为何离校不关空调、电风扇?因为那不是自家的东西,花的是公家的钱。这能说与道德无关吗?假如我们的学生一再目睹这些“小事”,那我们对学生的德育还能有效吗?
细节也能成就完美。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形象也是通过一言一行、日积月累而成的。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关注每一个细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家人曾经告诫我,得罪人的文章不要写。其实,我自己也不想写。今天写这篇文章并非针对什么人,实在是不吐不快。
写于2008.6.27.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