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我忽视的钱王祠

(2008-06-26 00:14:56)
标签:

钱王祠

牌坊

祠堂

钱镠

西湖

旅游

分类: 旅行散记

                被我忽视的钱王祠

 

 

                          被我忽视的钱王祠

 

     6。19。下午,小木恰好没有上课。知道我要去杭州兴奋不已,早早到她老爸办公室等候……

 

    木老爸决定在西子湖畔为我接风洗尘。因为到湖滨才四点多,用餐时间尚早,我们一家人便冒着小雨、沿着湖边散步。到柳浪闻莺景区时,木老爸说用餐地点就在那树林的后面。

 

     顺着木老爸的手指方向,我忽然发现了左边的祠堂,心里一愣:这里有个祠堂,我平时怎么都没有注意?因为近视,看不清是什么祠,小木淡淡地说是钱王祠,又问要不要进去看看,我当时以为是一般的祠堂,便说算了反正过一会儿就要吃饭了。

 

    我们说说笑笑继续沿着湖畔前行,看看天色不早了,就从湖边绕回祠堂的左侧。于是就看到了右边那条熟悉的牌坊甬道和旁边的那尊黑乎乎的塑像。经过塑像前,我随手摸了一下塑像,脚步却未曾停留,一直往祠堂左侧的牌坊走去,看到游人与塑像合影心里还觉得好笑——怎么看到塑像就合影、有什么意义呢?及至穿过那道牌坊,忽然又下意识地回头观望,于是看到了牌坊上端的“圣旨”二字,顿时心里充满疑惑:这里为什么会有“圣旨”?

 

                被我忽视的钱王祠

                          钱王祠左侧的“圣旨”牌坊

 

    带着满怀的疑虑转过头望了一眼钱王祠,结果发现祠堂的右侧还有一道“圣旨”牌坊——

 

                被我忽视的钱王祠 

                                  钱王祠右侧的“圣旨”牌坊

 

    这时我断定这钱王祠肯定大有来头,决不是我所想象的一般祠堂。问小木和木老爸,他(她)们和我一样,平时对这个钱王祠也是熟视无睹,对它的历史一无所知。于是我重新折回祠堂前面,想寻找对该祠堂的文字说明,结果只在祠堂的右侧找到一个“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人啊,常常容易对身边的美景视而不觉。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可是常来常往之后,渐渐地就把西湖当成休闲散步的场所。小木周末常常和老爸到湖畔骑自行车绕湖转,健身兼休闲。我不敢骑车,木老爸便常常开车带我绕湖游,其实也就是感受一下西湖的清幽和习习清风,让身心得到放松。除了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来杭时可算旅游之外,后来都只能称为湖滨漫行或漫步了……可那次的旅游钱王祠还没有修缮,加上是自助游,故对钱王的历史也未曾关注……

 

    无奈,我们只好带着无尽的疑惑穿过右侧的牌坊走向后边的意大利餐厅——

 

              被我忽视的钱王祠

                           穿过牌坊的小木和木老爹

 

(后记:对这样一个重要的祠堂我平时居然不注意,以至一无所知,真是汗颜哪。回家后,我赶紧上网查找钱王祠的相关资料,附在本文后面,算是给自己补上一堂乡土历史课了。好朋友菱动向我讨从杭州带回来的礼物,我再附上几张在柳浪闻莺拍的照片,不知菱动妹妹可喜欢?)

 

 被我忽视的钱王祠

 

被我忽视的钱王祠

 

 被我忽视的钱王祠

 

被我忽视的钱王祠 

 

 

钱王祠旅游景点介绍:

 

    一。承载着厚重吴越历史文脉的钱王祠景区位于西湖东南侧的柳浪闻莺公园北部,钱王祠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为后人为纪念吴越国钱王功绩所建。历经900多年的风雨沧桑,仅存八字墙为原物遗迹。今天又和人们见面了。 

     清晨,通往钱王祠的径道上,草地上的露珠还没有褪去。就有一些游客闲适地漫步了。空气湿漉漉的,透着几丝清新。两排松柏密密地排着,仿佛一群卫兵时刻守卫着钱王祠,庄严而肃穆。 

     钱王祠以钱王祠路入口为景区主要入口。钱王祠路将景区分成两大区块:历史复建区与新扩建部分。入口广场设置金涂塔和十四州柱,象征着钱王治下十四州,钱王祠路两侧设高墙形成狭长空间,沿路设置五座牌坊纪念吴越国三世五王,塑钱王像,以此形成强烈的纵深前导序列空间。 

     钱王祠路北侧地块主要用以恢复原有历史格局,即钱王祠重建区。临湖一侧,恢复游船码头、牌坊及荷池,形成入口;

     主体建筑则由门前广场、正门、献殿、大殿和寝殿等组成。正门为入口,门前有八字墙,是原钱王祠仅存建筑。献殿采用四面开敞的形式,大殿遵依历史,塑三世五王像,寝殿陈列钱氏及后氏相关的史迹。两侧的廊庑陈列吴越相关史迹。这一路建筑均依据历史修缮及复建。其北侧依次设崇德门、戏台及后楼三进,形成次轴线,作为次要出入口。次轴线内建筑拟作展厅,陈列吴越文化、两宋风情、杭城风俗等。钱王祠南侧用地又分两部分,即地下的西湖文化展示、导游服务展厅和地面的园林。西湖文化展示从主入口南侧导入下沉广场,形成相对独立的出入口。穿过导游服务大厅可以进入“西湖形成”、“西湖十景介绍”等展厅。据了解,新钱王祠规划在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新旧建筑的对比与继承,最大限度地再现、保存清末民初钱王祠的形象,使人们对该历史场所的文化延续产生共鸣,引发追忆,从而产生文化认同感、历史真实感。 

 

 

   二。现在的钱王祠是“仿古”的,真正的钱王祠早在文革时期就被那群疯狂的“进步青年”给付之一炬了。

 

   三。钱王名镠(音同流氓的流),唐末五代十国吴越国的国王,辖地为今浙江省全境加上苏州、福州两地。钱镠为杭州人,本来是无赖,曾经贩卖过私盐;后应募为兵,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占有了两浙之地。浙江的繁荣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到南宋定都杭州发展至极至,省内很多古迹如雷峰塔等都是他那个年代建造的。关于他,最著名的当数“钱王射潮”这个典故了。

 

   四。在西湖众多流传的人物中,其中有一位不得不让杭州人经常想起提起,他就是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国王钱镠。公元923年吴越国建立。钱镠的保境安民国策,为江浙地区的安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座反映钱氏三世五王历史功绩的钱王祠,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建设,如今又重新矗立在西子湖畔,敞怀喜迎八方游客。
     沿着青石板甬道前行,穿过五座牌坊,眼前蓦然竖立着一座钱王塑像。他气宇轩昂,一身正气,身披盔甲,怒目前方,使人不得不敬畏三分。钱王塑像不远处是正对山门的两个荷塘,水光粼粼,绿意盎然,给这肃穆之地平添了几分诗意与柔情。荷塘后面是垂柳掩映的“功德坊”,轩昂的牌坊与钱王祠的山门遥遥相对。红色的 “八字墙”围起的山门显得大气、庄重。山门上的“钱王祠”三个大字映入眼帘。推开山门,仿佛感到了历史的凝重,庄严肃穆,雄伟轩昂。钱王祠占地11300 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走进钱王祠,首先看到的是献殿,它全铜铸造,建造大气又不失精巧。在它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两个碑亭,右边碑文是乾隆帝为该观题写的“忠顺贻庥”四个大字;左边是重建碑记。献殿两侧还有功臣堂,左侧表武功,右侧表文治。堂内的碑文虽已模湖不清,但从那斑驳的碑迹中也依然可以感到这位历史上吴越国王的雄才大略及造福百姓的贤明之举。功臣堂内以壁画的形式,线描石刻的手法,展现了西陵大战、擒董昌、大战狼山江、疏浚西湖、筑捍海塘、纳土归宋、陌上花开、兴筑罗城这8个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钱氏三世五王的文治武功。
    复建的钱王祠中最恢弘、最有气势的当数正殿——五王殿。殿内陈列三世五王塑像。步入殿堂,位于正中的钱镠像高约5米,在他周围是钱元瓘、钱弘佐,钱弘琮、钱弘俶的塑像,栩栩如生。置身其中,肃穆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穿过大殿,揽远堂、怀镇堂一左一右,遥遥相对。堂内墙上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这庄严殿堂相映成趣的是祠内的一座古戏台,它位于阅礼堂内,每天有越剧、昆剧、评弹等演出。让游客在享受高雅艺术的同时,了解杭州历史,品味吴越文化。
    依光堂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历史画面:修筑海塘、射潮等。画面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令人遐想万千。堂外院子里有一口“婆留井”。相传,钱镠出生时面相怪异,十分不祥,他的父亲欲将他投入井中,一位好心的婆婆相劝才挽留了这个小生命,故钱镠小名婆留,后来这口井也就保留到了今天。
    钱王古祠,西湖新景。今日已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新亮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不吐不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