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续3)
(2015-07-24 16:41:05)分类: 翻转课堂研究 |
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续3)
何克抗
1.
挑战之二,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亟须更新。
翻转课堂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它包括课前的 在线学习和课堂面对面教学这两部分。前者(在线学 习“微视频”)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其中的重点 难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仍需要教师的启 发、帮助与引导);后者(课堂上进行面对面教学)是在 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围绕作业中的问题、实验中的问题 或教师提出的某个专题进行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探 究。显然,要把这两部分的教学都开展好,都达到预定 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必须更 新。
从我国来看,传统教学强调“师道尊严”、“为人师 表”、“传道、授业、解惑”,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监控、 讲授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总之,是“重教 轻学”,要实施好这种教学,教师必须树立“以教师为 中心”的教育思想。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来看,早在 20世纪初(1900年前后),杜威就已提出“以儿童为中 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在20世纪中叶(五 六十年代)布鲁纳又强调基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发现 式学习”,可见,其传统观念是“重学轻教”,从而为后 来建构主义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西 方的广泛流行奠定了基础。而翻转课堂是基于“混合 式”学习方式,其教学过程包括课前的在线学习和课 堂面对面教学这两部分。前者(在线学习)以学生自主 学习为主,但并未忽视教师的启发、帮助与引导;后者 (面对面教学)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但更关注学生如 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交流来 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内化。显然,要把这两部分的教学 都开展好,都能有效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应 该树立的教育思想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 “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Blended-Learning为标志的 “混合式”教育思想(一般简称之为B-Leaming教育思 想,用我们中国的方式表述,就是“主导一主体相结 合”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要把传统教与学方式的优 势和E-Leaming (数字化或网络化教与学方式)的优 势结合起来;即既要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 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 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地实施翻转课堂,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必须同时改变。教学观念是从观念形态上对 “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作出的最高层次的抽象与概 括,一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各种教学模式、策略 与方法,都属于教学观念的下位概念;而教学观念与 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一定会 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例如,若坚持“以教师为中 心”的教育思想,其教学观念就一定是强调“传递一接 受”为标志的教与学活动(可称之为“传递一接受”式 教学观念);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其教 学观念就必定是强调“自主一探究一合作”为标志的 教与学活动(可称之为“自主一探究”式教学观念);而 在以“ B-Learning”为标志的混合式教育思想(即“主 导一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指引下的教学观念,则是 兼取“传递一接受”和“自主一探究”这二者之所长而 形成的一种全新观念,它强调“有意义的传递与教师 主导下的自主探究相结合”为标志的教与学活动(可 称之为“有意义传递一主导下探究相结合”的教学观 念),这正是保证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所必须坚持的 新型教学观念一一刚才已指出,这种新型教学观念是 “传递一接受”和“自主一探究”这二者的Blended(或 Hybrid,即“混合”),但并非这两种教学观念的简单叠 加,而是通过对二者的改进与发展而形成,并要以适 当的方式加以贯彻实施,方能奏效。可见,为了有效地实施翻转课堂,对广大教师教 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是_场比较严峻的挑战。
挑战之三,课前在线学习时间和课堂面对面教学 的时间是否能加以调整或变通?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家里上网学习微视频,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不强上网玩游戏而影响了看微视频;还有的是因家长的 督促、配合不到位;或是其他学科课业负担过重的影 响等等),使这个教学环节有可能落不到实处,或落 实得不够好;这就让_些教师和学者产生一种新的 设想[24]:既然学生可以在家里或者课堂以外的时间 学习微视频,那么目前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否也可以 做些调整或变通呢?例如一节课能否由40或45分 钟改为25或30分钟呢?这样,不就可以腾出更多的 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从而使这个环节的教 学目标落到实处了吗?
事实上,国内已有个别学校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了 尝试与探索。比如山西的新绛中学,就已开始实施上 午在学校上“翻转的课堂”,下午则安排学生的自主学 习一可以用来观看微视频,也可以阅读其他相关资 料或是与同进行讨论、交流。据报道,这样也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25]。
挑战之四,实施翻转课堂的学段能否向高低两端 扩展?
如上所述,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高中的化学”, 由于确实能取得较显著的教学效果,受到广大师生和 家长们的热烈欢迎,所以在得到“可汗学院”的支持和 吸纳了慕课的特点与优势以后,便力图向其他学科 (包括所有的文科、理科)以及其他的学习阶段(包括 高端的“大学”与“职业学院”,低端的“初中”和“小 学”)扩展。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实践证明:翻转课堂 的实施在扩展到其他学科的课程(不管是哪一个人文 科学或是自然科学的课程)以后,虽然由于学科特点 不同,在实施内容、实施方式上会有一些差异,但基本 上没有原则性的障碍。
而翻转课堂向其他学习阶段的扩展则有所不同。 由于上述限制条件之二的存在一在小学阶段,由于 学生年龄还小,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自觉性 还不够强;所以翻转课堂可以在学习阶段的高端(即 大学或职业教育阶段)扩展,甚至大范围实施。但是在 向低端(初中和小学)扩展时必须非常慎重;尤其是向 小学阶段的扩展,更是如此一如上所述,许多教育 界的专家、学者对此持明确的反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