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1亚拉神山,掀起您的盖头来

(2011-10-08 16:23:10)
标签:

亚拉

雪山

《格萨尔王传》

茶马古道

藏语

杂谈

分类: 行走世间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1

 亚拉神山,掀起您的盖头来

    :“十一”大假期间,应道孚县旅游局和新浪四川旅游频道之邀,当了一回“达人”,虽然每天打仗似的起早贪黑,在高原上受“罪”,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适应几天过后,今以“莲花盛放•道孚纪行”为主题,写些文字,以示“到此一游”。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1亚拉神山,掀起您的盖头来

    洁白的雪山是藏区的特产,高海拔的经幡气场是神山存载的主要原由。
    在我们这些外乡人眼里(相对于那里的藏族同胞而言),那些被誉为神山的天使般的雪峰,更像是一个个引路指示牌,导引着你前行的方向。循着高耸入云的雪山行进,你才不会迷路,找到神的所在,也能找到家的所在。
    这不,无论从东南还是西北,都可远眺亚拉神山的风姿。据说,从东望去,可见其呈坐佛状,从南眺望,又呈皇冠状,从西仰望,则显莲花状……亚拉神山导游我们一路前行,在塔共草原,我们就隐约看见亚拉神山美丽的倩影。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1亚拉神山,掀起您的盖头来


   

远远望去,白雪皑皑,云雾缭绕,熠熠生辉,果然一朵莲花高挂天际,煞是雄伟。再近一些,从八美镇望去,亚拉雪山更是端坐于蓝天之下。
    特别是黄昏时分,亚拉雪山彩云飞渡,仙乐飘飘,我辈仿佛踏入天堂之门。
    就此看来,我完全明白神山在这里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作用了。

这里的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与佛有缘”,只要你“与佛有缘”,看这里的一切都带着“佛性”,看什么像什么。因此在眺望每一个物什时,我也都努力发挥着自己的想象空间。

每一座神山都有极其玄妙地传说,地处道孚境内的亚拉神山当然也不例外。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1亚拉神山,掀起您的盖头来


    “嵯峨北道一峰雄,积雪千年尚未溶,雾散顿教厅观现,玉人相对玉芙蓉。”这首诗无疑是对亚拉神山赤裸裸的称颂。
    天亦有情。清晨,老天纷纷扬扬的雪花将沿途涂抹成一片银色,这样的欢迎仪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欣喜若狂。我们在漫天雪花中向神山进发,除了快门的卡卡声和车内的笑声,只有雪花从天空中无绪地撒下来,四周一片死寂。
    从八美到丹巴县的路上有条沟,这条山沟藏语称为“干尔隆柯”。柯在藏语中是指“小一点的河流”,意思是有白色雪峰的山沟。自古以来,是甘孜州进入西藏的交通要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茶马古道。一度,官府在沟内设台站驻守。因而,在汉语中,这条沟又被称作台站沟,“台站”,既是驻守之关卡,又是驿站。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1亚拉神山,掀起您的盖头来

无疑,这是条汉藏的“经济走廊”,往东翻过亚拉雪山垭口,经过木格措、二道桥到达康定;往西,经过八美、道孚进入西藏。藏汉商人,从这条路输出藏地的畜产品、药材等,从内地运回茶、盐等藏区生活必须用品。
    千年过去了,我们还走在这条充满故事的路上……这条路,以前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川藏公路建成以后,这条路就被废弃了,成了最后一条“茶马古道怀旧之旅”的生态走廊。

越野车在挂满雪花的树枝下低调行驶,虽然是黄金周大假,所有的驴友都像睡死过去一样,只剩下我们孤独前行。
    直抵亚拉神山脚下。挺进神山的环抱,神山就在眼前——弯弯曲曲、充满荆棘、没有路的上方。马,成了我们进入神山全部的期望。
    雨雪之中……随着叮叮当当的铃声在路上滚动。就这样,我们也当了一回马帮。
    马背上的惊险与刺激不时传来,脚下的冰冷与臀部的炽烈恰似冰火两重天。
    一个时辰的“马背生涯”既刺激又难捱,静静地等待万年的高山海子——亚拉友措以少有的清纯与我们谋面了,这是亚拉神山给我们的第一道见面礼。
    友措在藏语里是玉色的海子之意。湖面平滑如镜,雪景倒影迷人,我们正欲惊呼之时,藏族朋友们连忙告诉我们不要高声喧哗。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1亚拉神山,掀起您的盖头来


    原来,友措是能呼风唤雨的海子,你可以要风有风,要雨有雨。据说,在解放以前,前来这里朝拜的人,不敢弄出一点声音,否则,即使是晴天,天上立刻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下起倾盆大雨。如果高声喧哗,天上就会降冰雹,如果不及时躲避,就可能被冰雹砸伤。
    因此,在当地百姓眼里和心里,亚拉神山又被称为亚拉灵山。

站在海子的边际,道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荣布鲁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神话故事,说1976年9月,海子中心长出一团神奇的水草来,在湖面上形成十分规则地一圈白一圈黄直至湖心。后来一位活佛特地到此,说了句“天要塌了”,转身离去,引来数万群众朝拜。此后,再无此盛景出现……不久,中南海传来噩耗,举国哀乐声起。据说至今还留有当时公安部门的照片为证。在高山圣湖面前,这位强壮的康巴汉子说得我们都心悦诚服,呈顶礼膜拜状。
    海子奇深,能长出水草来实属神奇。于是,我们都静静地跟在高部长后面,环湖一周,以示敬意。
    环湖望去,也不过如此。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友措的周围,是错综复杂的石阵,这是古冰川遗留的杰作。湖边其实根本没有路可走,全是一堆堆“品”字形的坚硬的石头阵在这里,原来这是朝拜者在石阵上垒石为塔祈求平安的风俗。
    据说,天晴之际,站在友措南边的那一片乱石上,你会感觉到天人合一,身心升华;当微风轻轻吹来,会飘飘欲仙之感。但雨雪之时,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加之高低不平,走在上面,就跟探阵似的,深一脚浅一脚,连滚带爬,一会儿大多鞋都成“水靴”了。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1亚拉神山,掀起您的盖头来

上帝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大师,上山时还是白雪皑皑,一片银白,下山时已经遍山透绿。初秋时节,群山、彩林、晨光,所有秋色需要的东西都在我们到达的这一刻完美呈现。红松、红杉、杨树、槭树将一年中最为绚烂的色彩奉献,红色与金色与青黛色冷杉、高山栎交织交错。秋叶将满山遍野秋色点燃,绿的森林又将秋色的绚烂烘托放大,加之晨光穿越红杉的光影,林间氤氲着的薄雾……
    秋色,将亚拉雪山涂抹得极尽妖艳;飞雪,又将她妆扮得天使般美丽。春看山花烂漫,夏赏林木葱茏、杜鹃吐艳,秋观漫山红叶及累累野果,严冬时节,就看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或许,亚拉雪山一直就这样变幻莫测,一会儿是秋,一会儿是冬,一会儿又是春,一会儿又呈现出火热的夏。把美到极致黯然销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眼前的亚拉雪山,冰雪作冠,白云为带,巍然屹立与澄澈的蓝天下。我们置身在天际与山巅、神界与人间,共享着这一方净土。
    真是“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神仙”。

亚拉雪山,藏语全称为“夏学亚拉嘎波”,意思为东方白牦牛山,是史书《格萨尔王传》所记载的四大神山之一。海拔5820m,山顶峰壁千仞,高不可攀,终年白雪皑皑,像一把银剑,直穿蓝天,雄伟壮观。不仅有雪山之美,更是森林之美、草原之美、河谷之美、海子之美、温泉之美、人文之美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幅人间仙境的画卷。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1亚拉神山,掀起您的盖头来

正好赶上迷人的秋天,眼前的亚拉让人魂飞魄散,极象勾魂摄魄的妖蛾子,美得让人忘却世界。
    散文大家周国平说,一个男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人。对于男人而言,在大美自然面前和在大美女人面前感受都一样,自己隐去了,世界隐去了。
    站在亚拉雪山的肩上,感受她的圣洁之美,作为一个健全的男人,我有着强烈的感同身受。

这里是到处充满着故事的地方,住着一群有着留芳故事的人。回想我们,我们的土地上缺少故事,我们身上也缺少故事。由是,我们变得十分单调与乏味,变得轻薄与肤浅。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天气原因,亚拉神山始终没有掀开她那神秘的面纱,山腰白雾缭绕,仙气十足,一直难露真容。
    我想,留点遗憾也好。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1亚拉神山,掀起您的盖头来

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牵着我的手儿我们回到了她的家。
    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她会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雪山尽头,美丽的喇嘛庙,没完没了的姑娘她没完没了的笑,没完没了的唱我们没完没了的跳。
    拉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萨,感觉是我的家;拉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萨,我美丽的雪莲花。
    纯净的天空中有着一颗纯净的心,不必为明天愁也不必为今天忧。来吧来吧我们一起回拉萨,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下山的路上,耳畔响起郑钧的成名曲《回到拉萨》。此情此境,触动我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家”字。有了亚拉雪山,他们都是有家的人了。我不禁怅惘:“我们的家,在哪里呢?”
    亚拉雪山,掀起您的盖头来,让我看过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