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文庙折射出的千年神光

标签:
文庙折射千年神光富顺文化 |
一座文庙折射出的千年神光
1
晨读松乔。次日清晨,武松乔作品研讨会举行,这才是我们一行的主题,虽然伍先生说这只是个“由头”,我们一起聚聚才是真。但在很多时候主次不分的今天,我们仍乐意此说。
一夜一晨,看似没什么关联,但冥冥中却有着诸多逻辑关系。历史的主线一直未断地延续着不朽的文脉。
3
松乔先生系四川日报高级编辑。是川内有名的记者型作家和作家型记者。在文庙两侧工作生活十年之久,他说他能够有今天——有“那碗酒垫底”,多亏了在文庙内有看不完的书。
真可谓“润物无声”,这样的耳濡目染,不出大家才怪。难怪富顺有那么多仁人志士从此间走了出来——“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四川报业鼻祖宋育仁,厚黑教主李宗吾……就是今天,在四川活跃的不少有所成就的文人诸如张新泉、伍松乔、蒋蓝等,也都是从这个小县城走出来的。青春偶像自不必说,80后作家郭敬明,超女谭维维也出自于此。
4
小时候只知富顺豆花有名,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县城能走出那么多让历史记得住的人物。到此造访,我终于找到答案,文庙——北宋庆历四年春,也就是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竣工的那一年,在中国西南的小小富顺,一座载誉历史的富顺文庙也告竣工。
华夏文明的历史演进,文庙承载着无与伦比的重任,此乃中国传统文化教授中心。而富顺文庙位于神龟山下西湖之畔,系仿山东曲阜孔庙而建,三进庭院主要建筑为歇山式顶,覆琉璃瓦,其中大成殿、崇圣祠乃重檐歇山式。而最前端的暗红色“数仞宫墙”和橙黄色的琉璃瓦,都无不透露出皇家气派,只有孔子有如此崇高的礼遇和礼数。
此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29座文庙之一。如今,这座上千年的文物古迹已经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内蕴,雄阔恢宏的建筑群落,精湛绝伦的绘画雕刻艺术,吸引着无数南来北往的学子。
5
夜色中,我离开茶座,沿着黑夜勾兑出来的神秘景致,拾梯而行,想追随时空隧道,从中找出点什么来。漫步静静的黑色笼罩下的这座伟岸之物,我闭上双眼,屏气凝神,想听见它的呼吸。突然,一束灯光扫过,崇圣祠里的孔子手捧圣物,高高地坐在那里,两旁是他的得意门徒。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坐了上千年。
于是乎,在这块土地上便有了这样的奇迹:富顺县孕育出的进士238名(其中宋进士67人,元1人,明139人,清31人。《富顺县志》数据。)举人807外,贡生863名。
一个内地小小的县城能有如此“科举业绩”,不说四川,全国都是少有的。这不能不说与文庙不无关系。
这话算是多余的了。其实,能把文庙修在这块土地上,已经不是偶然的了。
6
一个“富”字为富顺定调。查阅史籍,富顺因盐设县,始于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难怪富顺人一直骄傲,富顺县名有1000多年未改名换姓,真资格的窑藏老号。
盐,在人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是财富的代名词。
7
虽然名为富顺,但今天的富顺并不是特别富有。可一直以来,富顺却是读书人比例最高的地方,历朝历代如斯,今天同样如此。
次日午后,我又特地去谒拜。跪在孔夫子像前一直不想起来。我在内心诘问:真的是那座社像,那座神庙在起作用么?
8
在拜过文庙之后,我们又特地到富顺百年老校——富顺二中。可以说,这里是富顺又一座文庙。一年一度的高考过后,他们都会给富顺的父老乡亲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学校郁郁葱葱,大树成林,遮天蔽日。特别是进得大门后,润物无气的古匾背后那陈年老屋,不由让你赞叹这里的厚重,而蝉静的校园绝对是上佳的学习环境。成都来的李若锋甚至叫着要把女儿送到这里来接受教育。校长也如是介绍说,这所中学是四川省绿化最好的森林学校。
穿过百年古藤,走近李宗吾(民国后,李在这儿当过校长)住过的宿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气场里,我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有如陈年老酿,世间的一切看似偶然,其实都隐藏着许多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