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青城山4·树们·山们·人们
2006年3月26日 星期日阴偶有雨滴
上午10时步入青城山山门,又开始了一天重要的仪式。
过山门,眼光便被林林总总的树所遮蔽,天都退到另一边去了。
星期六是登山者的首选日子,今天是星期天,相对而言,山友们注了许多。以前随着人流进入山的深处,没有特别的感觉,今天孤零零的经过山路,两旁是列队整齐的树阵,左顾右盼,真有种“检阅”的之感,如果没有思想准备,心里真的还有点紧张。
是的,这是一个表现独特的欢迎阵式,“树们”笔直的站在那里,庄严而肃穆,行注目礼,给所有经过的一切以最高的礼遇。
举目一望,皆是三百年左右的“树阵”,我们就像穿越在千年的历史隧道,周围都是一个个历史老人,在诉说着这青城山的前世今生。
徜徉在绿色的世界里,生机无限,我又仿佛觉得无一丝半丝时光的印痕,
左右两旁,随处可见挂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的档案牌,我抬头便见一棵三人方围的大树:“树名:小叶楠;树龄:300年;科目:樟科;编号:454。”
不到10分钟,树的阵容越来越大,树的级别越来越高,高潮在“椿仙行道”处来到。
“椿仙行道”是青城山第一道让人难忘的景观。
路边的“标示牌”用中英文如是写道——
民国初年,彭椿仙主持青城山时,声名远播,以至访之者众。椿仙约法来访者:“欲访椿仙者,需在游山道旁植树一株。”经年累月,渐成绿荫通道,后人遂谓之曰“椿仙行道”。
我有些不解,“民间初年”距今不过百年,可就在“椿仙行道”两旁,标有编号的通天大树大多在两三百年间,这是怎么回事?
没有人回答我的问题,我只得继续往前走。
不觉间来到“九道拐”,这里至今还躺着一些树的“遗体”。那是去年8月,因为大雨,山体滑坡,我印象特别深,一根大树横桓路中央,根须全大白于天下,它就这样被上天剥夺了生命,看着白生生的伤口,抚摸硕大的身躯和树干,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疼。
要知道,在以往我是从未有过这种感觉的,在青城山“树海”的气氛里,你不得不产生这样的冲动,这便是生命的力量。
青城山众多的岩缝里,随处可以看到一些很小的树枝丫撑着,好像特地不要让悬在空中的岩石不掉下来一样,虽然无际于事,但一排一排,煞是好看,据说不知什么原因,人们为了健康长寿,特地捡拾一些从树干上掉下的枝枝丫丫,专门放进一些大大小小的岩缝,成为一道特有的风景。
看着这些整齐的列阵,我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难道这真的是一种特别的“树葬”?
青城山道屈一指的“树老大”,应该在天师洞的千年银杏和上清宫古银杏夫妻树间PK,如果要我投票的话,我会毫不犹豫把票投给上清宫的那两株千年老银杏。
行至上清宫,导游正拿着麦克风向初次来这里的游客滔滔不绝:“这两株千年古银杏是青城山的树中之王,银杏树有男有女,你们知道哪根是男的吗?”卖关子沉默片刻,又马上给出答案,“其实是右边的那株瘦小的,银杏树很奇怪,女的开花,男的结果。男女在一公里之内,才会受粉结果,如果缺少了哪一棵,都不会结果的。”后来又怕口音各异的外地客人不懂,再次解释道:“银杏树是成都市树,在四川又称为白果树,其果很特别,是滋补品,青城山有名的一道菜白果炖鸡,其白果就出于此……”
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顿时对“白果炖鸡”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不止一次对上清宫一左一右的两株千年银杏举起过相机,让人肃然起敬的,不在于那棵爱漂亮的“女银杏”上挂着红色的缥缈(据说树上了千年就有神灵附体),而在于这对千年夫妻,长相厮守,永不变心,以独特的视角见证着世间的风雨变幻……
青城山的树大多系亚热带地区的樟科、杉科……,树种多为小叶楠、柏树、杉树……
山是树的父母,没有了山,树便没有“根”;然而青城山的“幽”是树烘托出来的,这是勿庸争议的事实。
我认为,青城山的树与其他所有山间的树不一样之处在于,这山是中国国教——道教的山,道法自然,这里的树才如此潇洒自如,看似没有规律,其实形神兼备。
大道自然,世间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产物,包括我和你,我们和你们,还有你我身边那些“树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