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南油菜花之旅--大壶春里说生煎
标签:
上海生煎馒头老虎灶小杨生煎小笼馒头旅游 |
分类: 探店日记 |

上海的生煎馒头很有名,起源于供应热水的老虎灶。说到老虎灶是上海特有的,小时候在我家附近的云南路上就有一家,那个时候的老虎灶已经是解放后的事情了,只售卖开水,生煎、老虎脚爪这些小点心已经不做了。不过老虎灶的基本格局依然没变,进门一边是一个锅炉,前面是一排龙头,另一边是一张八仙桌,围着几个条凳。
要说这生煎馒头,纯粹是上海的特产,这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在吴地,不管包馅的还是不包馅的,一律叫馒头,北方的馒头就叫馒头,豆沙包就叫豆沙馒头,肉包子就叫肉馒头。这正说明了馒头这个词汇来自中国北方,就如同朝鲜半岛把饺子叫做“水馒头”,是由中原向四周扩展的。
话扯远了,还是说生煎馒头。这上海的生煎馒头,历史上著名的有萝春阁、大壶春这几家。我在外滩工作的时候,附近就有一家大壶春,天天排着大队,是那个时候解馋的目标。后来城市改造,大壶春有一段时间搬到浦东,影响力大为缩小。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吴江路的小杨生煎崛起,成为很多人追捧的对象。
严格来说,小杨的生煎是一种改良,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煎馒头。传统生煎要求半发面,外表嫩黄油亮,底部金黄酥脆;肉馅紧实成丸子形,咬开有汤甚至没有汤。从吃口来说,生煎既要有面香,也要吃出肉香。小杨的生煎面皮很薄,肉馅比较散,迎合了现在人追求汤汁丰盈的爱好,但是吃不出面香。如果单纯为汤多,不如吃上海的小笼馒头,那又要精彩得多,毕竟更为精致。
今年到江南看油菜花,在上海停留其间,免不了又去了大壶春,还是生煎和咖喱牛肉汤,这在上海也是最传统的搭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