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岳父母品尝同春园

(2009-05-30 17:58:48)
标签:

美食

同春园

香酥鸭

红烧划水

鳝糊

晋阳

分类: 探店日记

    自从在同春园品尝了他们家的干烧草鱼中段,我一直想带岳母去吃一回,因为岳母爱吃鱼。今天中午我们就去了一次。

 

    首先要了干烧草鱼中段和红烧划水,这是同春园的老菜,鱼菜分部位烹饪也是江南的特色。大家都觉得两者都好吃,相比之下红烧划水更好吃,原因是更滑嫩。仔细琢磨,这两个鱼菜其实无所谓好坏,而在于怎么吃。干烧中段相对比较味厚,适合下饭;而我们今天点的菜比较多,是专门去吃菜的,这个时候口味相对柔和的红烧划水就沾了便宜。

 

    如果按照我的口味,划水在口味上再甜一些就更完美了。现在做到了细嫩滑糯,但还不够浓油赤酱,这也是同春园最近几年不断降低白糖的用量,向市场屈服的结果。毕竟人家是在北京做买卖,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这些江南人的口味。中段48元,划水52元。

陪岳父母品尝同春园

陪岳父母品尝同春园

 

    香酥鸭子,这在同春园也是一道历史悠久的老菜。据玉华台经理孙朝荣说,她在同春园学徒时,当时同春园还在西单,几乎每个桌子上都有鸭子。就我个人的体验,同春园的香酥鸭并不逊色于晋阳饭庄,就鸭肉的滋润而言,甚至还略胜一筹。

 

    那么,同春园的鸭子和晋阳相比,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就像俗话说的,针无两头利,既然鸭肉更滋润,就不可能像晋阳那样,连骨头都是酥的。其实这还不是主要的,只是炸的火候不同,各家有各家的做法。最主要的,香酥鸭在晋阳是第一名菜,所以一道普通的香酥鸭,晋阳是配着葱丝、甜面酱、空心烧饼一起上的,吃出了北京烤鸭的气派。到了江苏馆子同春园,香酥鸭只不过是众多名菜之一,仅仅配了一小碟花椒盐,并没有得到过多的重视。所以吃大菜、吃气派,应该去晋阳饭庄,它的香酥鸭确实与众不同;吃风味、吃实惠,同春园的香酥鸭也一样能让你满足。不过如果去同春园点香酥鸭,一定要点整只的,如果是半只,后来改成纯用鸭腿,口感并不好,柴。现在72元/只,记得我第一次品尝的时候才56元/只。

陪岳父母品尝同春园

 

    白汁烧蹄筋,这道菜很典型地表现了江苏馆子的风采。同样是蹄筋,在鲁菜当中是葱烧,在粤菜当中是鲍汁,川菜当中是绍子,到了江南就是三鲜来调味,所以配料有金华火腿、虾仁和笋片,而且火腿的品质还相当不错,显示了老馆子的水准。蹄筋也发得好,口感软糯。58元

陪岳父母品尝同春园

 

    今天本来估计花费二百五以上,最后实际超过很多,因为临时又点了几道菜,这道响油鳝糊就是如此。起因是儿子问我点鳝鱼么,想想鳝鱼在他们家也是特色,那就点吧。本来准备点香梗鳝丝的,鳝鱼去皮切丝,和香菜、蒜片、胡椒粉一起爆炒,类似鲁菜当中的芫爆。后来想到今天有两位老人,还是很俗气地点了炒鳝糊。没想到就是这道炒鳝糊,今天给了我惊喜。因为两年前曾经吃过一回,当时觉得不如美味斋,所以以后就再没有点过。今天仔细品尝,觉得美味斋蒜香、酱香,更适合下饭;同春园的炒鳝糊,里面有少量的笋丝,加上姜丝、香菜和胡椒粉的配合,味道不象美味斋那么浓郁,但更适合慢慢的品。88元/中份

陪岳父母品尝同春园

 

    一桌菜总得有几个下饭的,宫保鸡丁就是如此。之所以在江苏馆子点川菜,是因为这个菜是有传承的,师傅来自以作这个菜闻名的峨嵋酒家。32元

陪岳父母品尝同春园

 

    岳父爱吃肉,又点了一个蟹粉狮子头。18元

陪岳父母品尝同春园

 

    春园合菜。这是我看见隔壁房间要的,看上去不错,也要了一份。等我们这上菜,菜量似乎比隔壁要小。尽管味道不错,但就价格来说,这个菜性价比不高。38元,配一份饼。

陪岳父母品尝同春园

 

    春卷在同春园是招牌,我要了半打韭菜肉末、半打豆沙的。大家都感觉豆沙的更好,一是细腻,二是味道浓郁,很挂口,吃完嘴里还是浓浓的豆香,印象深刻。18元/打

陪岳父母品尝同春园

 

    就我今天所见,中午就餐的客人并不算多,据说是为了预防流感,这里可能要被征用,所以婚宴全推了,现在只接待散客。我去过几次同春园,就菜品而言,有大馆子的风采,但同春园的服务还有提高的空间。比如我在结帐的时候,服务员可能对业务不够熟练(挂着实习的牌子),张口就冲着远处叫师傅,后来我跟她说:“餐厅里都是客人在吃饭,你这样大声,影响安静,你应该过去说;第二,如果你觉得我的卡有问题,不要当着客人的面,可以让客人稍等,悄悄地去问”。小姑娘态度很好,但这件事还是暴露了业务培训上的不足。

 

    回家的路上听中国之声,说到返青粽子的问题。我就纳闷,既然明知道返青粽子有问题,有关部门为什么不到销售地点去没收呢。不仅要没收,而且还要由生产和销售厂商赔偿执法成本,并进一步罚款。现在违法成本太低,造成假货横行。不仅是这样的假货,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也是借助于媒体而传播,误导听众和观众。就象有人说,酸碱平衡应该吃点碱面,真的让人无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