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身边》吃一回

标签:
小馆面茶this炒麻豆腐北京美食 |
分类: 探店日记 |
我来北京几十年了,我对北京的喜爱程度超过了上海。可以说,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北京的早点中,我很喜欢面茶。金黄的糜子面,配着香喷喷的芝麻酱,实在是一种无上的享受。就为了喝一碗面茶,我曾经一大早跑到什刹海。前两天《身边》介绍了辛何轩这一家清真小馆,说他们家的面茶和豆腐脑特别好。这把我撩拨得,就想着也去尝一尝。
今天傍晚又想起了这件事,立马就要去。太太说,菜已经泡上了,晚上还要看《潜伏》,马路又堵,反正是不愿意去。
我赶紧打开电脑,咳,今天环路还不错。赶紧走吧,早去早回。
我们一路顺当,很快就把车停在了月坛北街。大概方向是到了,具体位置还不知道。“谁象你这样的,就为了一顿饭跑这么远。不知道还以为你干吗呢?”
幸好这电视一播,小店的名气也大了,一问附近的居民就打听着了,原来就在月坛宾馆背后。
中午和晚上没有早点那些品种,做的是肉饼、饺子、面条这些简餐。听服务员介绍,我们要了爆肚17元+3元小料。爆肚端上来脏器味很冲,我在拍照的时候就一阵阵的,入口倒还脆嫩。
肉饼9元。有韭菜、茴香、葱头等品种,我要了牛肉葱头的。皮很薄,肉很嫩,这个不错。和玉华台的肉饼比起来,这一家是软嫩,玉华台是香酥,风格不同。这是今天最满意的。
听说有炒麻豆腐,而且是羊尾巴油炒的,我们就要了小份,数量是外面一般分量的一半,确确实实是小份。味道还不错,但是和我在烤肉季、吐鲁番吃过的比起来,还是显得稍微粗糙了一点。
我记得曾经去通州的友子也吃过炒麻豆腐,这两家都是类似的小馆。两相比较,友子用的是清油,确实比较清淡;这一家用的是羊油,而且里面掺了雪里蕻,相对口味要浓郁一些。
面条要了服务员推荐的茄子汆面。一般吧,不难吃,可也没什么特别的吸引力。6元
我曾经在南锣鼓巷里也见过这样的清真小馆。这些小馆,做的是平民百姓的买卖,价格比较便宜,东西比较实惠。如果今天家里不开伙,去这样的地方解决一顿饭,未尝不是好主意。但真要吃风味、吃特色,这些小馆和大饭庄比,感觉还是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