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日下客
日下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648
  • 关注人气:68,2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2008-08-10 14:09:07)
标签:

休闲

分类: 行行摄摄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因为镜泊湖峡谷太名不副实,我们对镜泊湖也失去了信心。朋友一家继续去牡丹江看杨子荣牺牲地、东北虎林园、影视城,我们就直接去了哈尔滨。

 

  到哈尔滨已经过中午了,先找旅馆要紧,电话114,速8不便宜,就选了锦江之星。离中央大街近的那家已经没有房间了,就去了爱得蒙顿路那家。标准间179元,一大床一小床,挺实惠的。休息一会,我们就去了中央大街。

 

  知道中央大街不好停车,就预先让旅馆给中央大街那家锦江之星打了电话,我们把车停那里。谁知道哈尔滨很多地方是单行线,把我给绕得呀,眼睁睁地看着就是过不去,最终随便找了个地方停了车。

 

  转贴百度上对中央大街的介绍:

  中央大街步行街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现在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

 

  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10.8米宽。被誉称"哈尔滨第一街"的中央大街,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央大街虽非哈尔滨市最长的一条街,但却是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五步一典,十步一观,使得中央大街成为远东最著名的街道,其涵盖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为世上少见。

 

  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建设城市,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

 

  由于埠头区的建立,这里俄人的铺子也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他们经营杂货等,所以虽称"中国大街",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般。

 

  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如俄式的小面包,一块一块,精精巧巧,密密实实,光光亮亮。路铺得这样艺术,在中外建筑史上都是少见的。据说当时一块方石的价格就值一个银元,一个银元够穷人吃一个月的。几百米的中国大街可谓金子铺成的路。据有关专家测定,中央大街的方石块还能磨上一二百年。

 

    当时中国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马迭尔旅馆在整个远东地区也颇有名气。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俄国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德国的药品、日本的棉布、美国的洋油、瑞士的钟表、爪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国干鲜果品均有出售,不亚于一个国际商品博览会。

 

  1925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现在的中央大街,仍保持原来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为步行街。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这就是著名的马迭尔旅馆,她的奶油冰棍久负盛名。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的尽头是松花江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东北行之(二十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