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店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标签:
美食 |
分类: 探店日记 |
如果换在20年前,北京的街头可能会有今天这么多的粥店么。不要说这么多,恐怕生存都困难。经济发展了,生活节奏加快了,餐饮就会社会化。荤的吃多了,自然对清淡的事物有需求,于是,北京的街头也就出现了这么多家以粥为特色的小店。
和同事一起去图书大厦买东西,天气炎热,中午饭就在西单一家粥店解决了。我喜欢吃咸粥,要了什锦鸡茸粥,里面有鸡茸、香菇和虾仁,味道挺鲜的。10元
同事要了木瓜酸奶冰粥,我尝了一口,适合女孩子吧。12元
我倒是更喜欢桂花酸梅冰粥,桂花香气很重,酸酸甜甜的,里面有一颗颗的乌梅,倒是真材实料。8元
要了一份猪肉扁豆锅贴,烫面皮,馅很嫩,吃到嘴里很细腻。10元/份
猪肉大葱馅饼,很香。感觉和粥比起来,干的似乎性价比更高。6元/个
几个凉菜不过不失吧。
在炎热的夏季,喝点粥,吃点馅饼是不错的选择。店就在全兴楼的背后,叫“禧元堂",这是从窗户往外看。
前一篇:新贵大宅门
后一篇:东北行之(一)--丹东的第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