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台的家常菜

标签:
美食 |
分类: 探店日记 |
人说玉华台是淮扬馆子,怎么又说起家常菜了。一是鳝鱼毕竟比较贵,我在玉华台点过的最贵的菜,也就是大烧马鞍桥88大元,老吃是吃不起的;二一个玉华台刚从西单搬到马甸时,人生地不熟的,曾经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家常菜,所以它家的北京家常菜其实是不错的,只不过店家可能现在不愿意提起这回事;第三,某些菜吃多了,自然要换换口味。最近几次在玉华台吃饭,我就点过好几次家常菜,上次发了一些素菜,今天就再发一组家常菜。因为时间长了,价格都已经模糊了。
京酱肉丝,这是一道典型的北京风味,现在流行卷着干豆皮吃。不过玉华台不配,就是纯粹的肉丝。好象是23元。
毛豆烧鸡,好象是这个名字,有点象上海本帮菜的毛豆鸡骨酱。鸡肉带骨剁小块,和毛豆搭在一起。这道菜据说在玉华台点击率还不错的,不过我不是很喜欢,主要是骨头破坏了咀嚼的感觉。因为这个菜是生炒的,吃的是嫩,可是骨头在里面,吃起来比较麻烦。我曾向孙经理建议改成去骨的鸡腿肉,切大块做,这样口感会好很多,不过店家有自己的想法,咱只是建议,不必太在意。25元
爆三样,所谓三样,乃肝尖、腰花、肚片是也。这也是一道很经典的老北京菜。要说味道如何,举俩例子:一是美食家戴爱群先生每次去玉华台吃饭,必定点两份爆三样;二是我儿子平素不吃下水这些东西,那天我打包剩下的爆三样,儿子尝了一口说真好吃,他也就吃了。
这个菜平常店家不推荐,一是怕坏了玉华台淮扬馆子的名头,“再好也不是我们特色”;二是这个菜的价格一直没涨,还是28元,店家觉得利太薄。
其实我最初点这个菜也是偶然,那还是去年的某天晚上,已经挺晚还没吃饭,就顺路到了玉华台。刚开始想省钱,就点了一份华天肉饼8元(现在已经涨到10元了)。结果感觉不解馋,又要了一个爆三样,当然味道是很不错。不过那天我印象很深,早知道自己没坚持住,不如直接就点菜配米饭,还省了肉饼的钱了。
小枣烧肉,这是我最近在玉华台吃的。那天同桌就想吃肉,看菜谱想点这道小枣烧肉。值班经理因为原来是萃华楼过来的,和我以前就认识,不见外,就拼命反对,说太腻。同桌就是想吃,那就要吧,没想到尝了感觉大赞。一是肉烧得够火候,二是调味精妙,肉的香气和小枣的香气,还是桂花的香气混合在一起,一吃难忘。
这个菜是先把肉炖了,再把小枣也焖够火候,加入糖桂花再烧,最后再和红烧肉一起收汁,这样一折腾,能不好吃么。由此我想到,女同志和男同志在口味上还是很不一样,要想吃肉过瘾,恐怕还得听自己的。28元
蒜烧肚片,这也是同桌点的,要说味道也不错,不过我个人还是更欣赏爆三样。
芦笋炒虾仁,这是最近刚刚推出的新菜,按说不能算家常菜,和淮扬馆子的特色还算是比较靠的。这个菜尝了一个虾仁就没舍得再吃,打包回家给儿子吃了,所以当天我又要了一个爆三样,没想到儿子也爱吃,这是后话。49元
说实在的,鳝鱼是玉华台的特色,但毕竟比平常的菜要贵,成本摆在那。有时候点几个没吃过的家常菜,也有惊喜。
这篇小文中的照片,有用奥林巴斯拍的,也有用尼康拍的,您能分出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