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探店日记 |
要说泰丰楼这个老字号,开业于清朝光绪(公元1875-1908年)初年,原是旧北京饭庄著名的“八大楼”之一,民国初年时,其声誉在京中仅次于“东兴楼”、“新丰楼”等八大楼中名列前茅者,与当时的“致美楼”、“福兴居”等齐名。清人崇彝在其笔记《道咸以来朝野记》一书中关于泰丰楼有一段这样的记载:“京师南城饭馆……至最久而不衰者,惟泰丰楼(开于光绪初年,所谓新饭馆)、致美斋(在咸、同间)二处。”由此可知,泰丰楼饭庄自开业至今,按理说至少也有110年以上的历史了。但是,泰丰楼原址在前门外繁华的煤市街,1952年歇业。直至文革后1984年,经宋庆龄副主席建议在现址重新恢复了泰丰楼老字号。中间断档32年。
不同于前些日子探店老字号,虽然创始年头都不如泰丰楼早,但同和居的厨师长在店里一干就是30年;解放初期创店峨嵋的伍老爷子90多岁的人了,还时不时到店里溜达一圈,这些店得以延续。而84年开业的泰丰楼,实际上只剩下一块牌匾,说“名存实亡”有些过,但值得夸耀的只有往日的辉煌了。好在泰丰楼恢复营业以来,为恢复昔日的经营特色,在继承发掘的基础上研制出二百余个菜品,并打造一支较强的技术力量,特级厨师李启贵在1986年到1993年间,多次获得了国内国际烹饪大赛的金牌和奖杯,并被授予全国优秀厨师的光荣称号。但是由于国企体制问题,这些技术骨干纷纷流失,泰丰楼曾一度陷入发展困境,曾经处于破产的边缘,一干人发奋努力,把流散的厨师给请了回来,终于把老字号的买卖又重新做了起来,发展到今天也是历尽坎坷。所以说老字号泰丰楼得以传承鲁菜精髓,靠得是新一代厨师的心血,可以称为新泰丰。
如今的新泰丰,有着装修漂亮的门脸和店堂,传统古朴的装饰中糅入了时尚的符号,使得就餐环境赏心悦目,今天参加直播的韩姐就是新泰丰的常客,实地探查一番,确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泰丰楼饭庄的肴馔属真正的山东风味,除了糟熘、焦熘、糖醋等鲁菜传统菜肴外,泰丰楼的汤比起同类店有特色,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意喻汤的重要作用,这汤绝不仅只是餐汤,而且是用于烹饪很多菜肴调味用的高汤。据说泰丰楼对此特别重视,每天要用活鸡、肘子吊汤,保证每个火眼都有汤锅,这比起只靠味精来调味做汤的餐馆,取其食物的自然味道,那种鲜美是靠人工味精鸡精调不出来的。该店供应的汤菜,除了著名的山东名汤--烩乌鱼蛋汤,还有芙蓉银耳汤、酸辣鸡丝汤等。今天的烩乌鱼蛋汤酸辣适口,汤浓蛋滑,颇见功底,这样一大盆汤36元,比同类鲁菜店要便宜。
不过,据说最受欢迎的是酸辣鸡丝汤,我们没能品尝到,很多来泰丰楼用餐的顾客,都喜欢要上一碗这里的酸辣鸡丝汤,因为它十分利口,在酒足饭饱之后,喝上几口这种酸辣汤,还兼有去腻解酒之功效。普通酸辣汤是10元一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