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探店日记 |
按理说这是两家完全不相干的老字号,可今天都让我赶上了。
去同春园是上周就定的。同春园在北京的八大春当中,现在已是硕果仅存。想当年同春园在西单把角可是大名鼎鼎,那个时候路过时还经常买个冬菜包尝尝。这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我也早就不从那过了。今天因为要去谈节目,预先查了地图。还好,他那里有个院子,停车还算方便。
有人说,你为什么对大董这么看重?还真是,越走得多,越觉得大董的可贵。主要是他能自己做主,他是一个生活在体制外的自由人,所以大董就成功了。我今天在同和居、萃华楼接触的总厨,其实他们个顶个都很出色,但他们生活在体制里,交谈中能感觉到他们的无奈。
我一直觉得,餐厅的经营者,必须是内行,至少是美食家,否则对菜品很难提高。同春园是江苏馆子,可这家店的领导老说菜甜了没人吃,导致同春园的菜品风味在下降,特色在模糊。在同春园尝了几个菜,有满意的,也有感觉一般的,原因就在此。好在华天的老总是明白人,要求菜品还得往特色上靠,这对我们这些食客来说是好消息。
素什锦是一道江南小菜,味道应该甜中带咸,今天尝到的一点甜味也没有,希望下次做节目的时候能有所改进。16元。

镇江硝肉,则是被现在僵硬的卫生管理机制给掐死了。硝肉硝肉,没有硝那来他独有的风味。现在不让用硝,店家只好用海盐抹搽抹搽,这不成了暴腌肉了吗。刀工也有改进的余地,片太薄,加上为迎合食客怕肥的心理,全是瘦肉,又没有汤卤的滋润,口感发死发柴。看来吃硝肉,还得去上海老半斋啊。28

葱油花鱼肚,从名字就能想象出大致的口感。30

响油鳝糊,这是同春园的镇店名菜,从过去红到现在。感觉是淮扬菜的路子,相比美味斋的同名菜,味道要清淡一些,没有美味斋那么浓油赤酱。倒是胡椒的味道很浓,而美味斋酱味、蒜味更浓。38

松鼠桂鱼,这也是同春园的镇店名菜。口感、味道都不错,刀工也比较讲究,对得起这个价钱。活桂鱼88元/斤

同春园除了江苏风味,现在也引进一些粤菜。今天上了两道,一个是XO酱爆花枝片,
去同春园是上周就定的。同春园在北京的八大春当中,现在已是硕果仅存。想当年同春园在西单把角可是大名鼎鼎,那个时候路过时还经常买个冬菜包尝尝。这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我也早就不从那过了。今天因为要去谈节目,预先查了地图。还好,他那里有个院子,停车还算方便。
有人说,你为什么对大董这么看重?还真是,越走得多,越觉得大董的可贵。主要是他能自己做主,他是一个生活在体制外的自由人,所以大董就成功了。我今天在同和居、萃华楼接触的总厨,其实他们个顶个都很出色,但他们生活在体制里,交谈中能感觉到他们的无奈。
我一直觉得,餐厅的经营者,必须是内行,至少是美食家,否则对菜品很难提高。同春园是江苏馆子,可这家店的领导老说菜甜了没人吃,导致同春园的菜品风味在下降,特色在模糊。在同春园尝了几个菜,有满意的,也有感觉一般的,原因就在此。好在华天的老总是明白人,要求菜品还得往特色上靠,这对我们这些食客来说是好消息。
素什锦是一道江南小菜,味道应该甜中带咸,今天尝到的一点甜味也没有,希望下次做节目的时候能有所改进。16元。

镇江硝肉,则是被现在僵硬的卫生管理机制给掐死了。硝肉硝肉,没有硝那来他独有的风味。现在不让用硝,店家只好用海盐抹搽抹搽,这不成了暴腌肉了吗。刀工也有改进的余地,片太薄,加上为迎合食客怕肥的心理,全是瘦肉,又没有汤卤的滋润,口感发死发柴。看来吃硝肉,还得去上海老半斋啊。28

葱油花鱼肚,从名字就能想象出大致的口感。30

响油鳝糊,这是同春园的镇店名菜,从过去红到现在。感觉是淮扬菜的路子,相比美味斋的同名菜,味道要清淡一些,没有美味斋那么浓油赤酱。倒是胡椒的味道很浓,而美味斋酱味、蒜味更浓。38

松鼠桂鱼,这也是同春园的镇店名菜。口感、味道都不错,刀工也比较讲究,对得起这个价钱。活桂鱼88元/斤

同春园除了江苏风味,现在也引进一些粤菜。今天上了两道,一个是XO酱爆花枝片,
一个是烧汁鸡腿菇。
和淮扬菜比起来,同春园今天上的两道粤菜比较平庸,不如峨嵋的粤菜出色。
蟹黄小笼包味道不错,大部分都是我吃的。就是有一个遗憾,店家为迎合个别食客,包子做成了开口的。华天的老总还真是内行,也要求店家改回去。32元/8只

酸辣鱿鱼汤。中规中矩。12元一大海碗。

晚上节目下来后,本来要回家的。节目要想吸引听众,就得不断出新,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我想找两家鲁菜老字号在节目中现场PK,于是又去了萃华楼。
萃华楼的菜给我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感觉典范犹存。因为人少,凉菜是临时拼的,一是鸡肉蛋卷配红菜头丝,蛋卷的刀工和味道都不错,红菜头也很香甜。

另一道凉菜是罗汉肚配黄瓜皮,黄瓜皮一是刀工漂亮,搛起来是很长的片;二是味道好,能吃出黄瓜的清香。至于罗汉肚,店家也很用心地在里面镶了胡萝卜。

葱烧海参是鲁菜的特色,萃华楼的出品还是相当出色,葱香很浓郁。

糟溜三白和同和居的糟溜菜有一拼,糟香扑鼻,回味甘甜。

在萃华楼还品尝了两道浓汤菜。一是浓汤鱼肚,
蟹黄小笼包味道不错,大部分都是我吃的。就是有一个遗憾,店家为迎合个别食客,包子做成了开口的。华天的老总还真是内行,也要求店家改回去。32元/8只

酸辣鱿鱼汤。中规中矩。12元一大海碗。

晚上节目下来后,本来要回家的。节目要想吸引听众,就得不断出新,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我想找两家鲁菜老字号在节目中现场PK,于是又去了萃华楼。
萃华楼的菜给我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感觉典范犹存。因为人少,凉菜是临时拼的,一是鸡肉蛋卷配红菜头丝,蛋卷的刀工和味道都不错,红菜头也很香甜。

另一道凉菜是罗汉肚配黄瓜皮,黄瓜皮一是刀工漂亮,搛起来是很长的片;二是味道好,能吃出黄瓜的清香。至于罗汉肚,店家也很用心地在里面镶了胡萝卜。

葱烧海参是鲁菜的特色,萃华楼的出品还是相当出色,葱香很浓郁。

糟溜三白和同和居的糟溜菜有一拼,糟香扑鼻,回味甘甜。

在萃华楼还品尝了两道浓汤菜。一是浓汤鱼肚,
一是浓汤白菜,
后一篇:好运街粟库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