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2007-01-06 17:21:58)
分类: 探店日记

  差不多将近20年前吧,我将要临产的日子,是个周日,我记得可清楚了,那天是预产期,女儿没有一点要出来的意思。上午我腆着高高隆起的腹部拉老公陪我逛街,逛累了我说吃点啥吧!嘿!正好在同和居门口,进去要了两碗米饭,一份乌鱼蛋汤,一个青菜,乌鱼蛋汤15元钱一大盆,我努力喝了一碗又一碗也没喝完,那是个秋末初冬的时节,记得那够劲的酸辣喝得我浑身暖烘烘地直冒汗,第二天我就住院了生了个漂亮的女儿。那以后,加上最近这半年多数次探店都喝过乌鱼蛋汤,我就没再喝过相同味道的,有的过于清淡以至淡而无味,有的里面清汤寡水照见人影,最好的应该算是无名居的吧?汽锅乌鱼蛋汤首先抬高了乌鱼蛋汤的身价,但透着是江南淮扬菜系的娇小玲珑,记得我那次评论是“酸到好处、辣显不足,乌鱼蛋片轻薄却能品出鲜脆,火候到家”,所以这次探店我一定要重温这道美味,果真同和居没让我失望,还是那白瓷大盆,满满一盆汤上来,里面漂浮着大片的乌鱼蛋片,一口下去,那酸那辣立刻冲击着我的味蕾,觉得头发根底下开始冒汗,嘴里唏嘘着却欲罢不能,一小碗汤下去,我的感冒好了一半!要我说啊,同和居的乌鱼蛋汤才真正透着山东人的豪爽劲儿,呵呵!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前些日子探店和FB都去过鲁菜店,把我对从前的鲁菜印象整个颠了个个儿,好像新派鲁菜一律清淡爽口,口味直追淮扬菜,这次探店同和居,虽是管中窥豹,却也真正领略了鲁菜的风采,那口感品位决非一般打着鲁菜旗号的餐店所能追得上的——看似清淡味更浓。

 

糟溜鳕鱼——鳕鱼片替代了过去的淡水鱼片,口感更加紧实,雪白的鱼片,别以为轻描淡写味感甜鲜而已,绝对是糟香扑鼻却无怪味,甜鲜适口并不觉过,怪不得鲁菜进京糟香菜毁誉参半呢,原来是一般店家做不出同和居的味道,糟香浓郁人以为怪味,糟香少放体现不出糟菜特点,没有一定功力的厨师是把握不好的。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清炒虾球——颜色上虾球粉嫩、黄瓜青翠,味道咸鲜,绝对清淡;口感上虾仁弹牙,黄瓜清脆。其实,虾仁入口咸淡合适,回口却有些咸,但其美味的感觉却促使你又忍不住接着下箸再挟起第二块儿,这诀窍恰恰在这“咸”上,少一点淡而无味,多一些糇死人,这就是老字号的不凡之处吧?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葱烧海参——海参是深颜色的,注定了这道菜怎样看上去都不会显得清淡,138元足足实实一大盘性价比不错,虽说在场的专家们一个劲儿说参的质量如何如何,这味道绝对是无可匹敌的,葱烧葱烧,葱的要求是里外都焦,呈金黄色,这样处理过的葱烧出的海参,服务员端上菜盘从你身边一过,顿时葱香扑鼻,让你垂涎欲滴,在场几位专业食客说葱有些过,可我就喜欢那微微焦糊的味道,每根葱丝都叫我细细品过才下肚。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三不沾——同和居的绝活菜品之一,我有幸陪嘉宾大董先生在后厨看到了制作的全过程,“三不沾”可称宴会、甜菜之王,烹饪技能独特,蛋液加味后,入锅搅炒四百余下才出勺,色橙黄、口感细腻、甜香利口、食不沾盘、不沾盘、入口不沾牙称其“三不沾”。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亲自在后厨观看厨师操作,鸡蛋、绿豆淀粉、色拉油这三种简单的食材,只见原本稀溜溜的蛋液,经厨师妙手演绎,火上火下左手右手上下翻飞数百下,锅勺相撞铿锵之声清脆不绝于耳,最后出来一片金黄色滑溜溜的蛋饼,简直不可思议,真好像魔术师便魔法一般。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贵妃鸡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同和居的传统菜品、镇店之肴绝非一朝一日的家常菜品所能比拟,我常说,下馆子为偷艺,通常一道菜一看、一嗅顶多再一品尝就对其制作方式和食材把握得八九不离十,而在这老字号的美味佳肴面前,甘拜下风,只能摇头自叹弗如——这样的功力是我们这些业余厨师厨妇“偷”不来的。

 

我和厨师长(厨师长在同和居干了30年!)

070104同和居探店行——看似清淡味更浓  胖妈 

  探店过程中大家同为老字号的发扬光大再焕青春诊脉,大董先生提出很多中肯之见,衷心的希望能看见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加速改革步伐,重振雄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