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食材之道 |
夏枯草的药用:
夏枯草又名夏枯头,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高约30~40厘米,全株被白色细毛,带紫红色,茎方叶对生,春末开紫色唇形花,呈穗状如棒槌,夏末全株枯萎,故名夏枯草、棒槌草。我国各地均有野生。花及草入药,性寒、味苦辛。含水溶性无机盐类约3.5%,其中氯化钾约占68%。硫酸钾占23%,氯化钠及镁盐、维生素B1等。有清肝明目、清热散结、利尿、降血压、抑菌和扩张血管等疗效。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干燥带花的果穗,性寒,味苦、辛,入肝、胆经。它的花期5-6月,果期7月,阴历夏日即全草枯萎,故名为夏枯草。功效清火、明目、散结、消肿,在中药里属清热类药,常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疠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高血压症和乳腺增生症。
桑叶的药用:
桑叶茶内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现代科学表明,桑叶是上好的功能食品,它能降压、降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胆固醇、抑制脂肪积累、抑制血栓生成,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抑制有害的氧化物生成,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止糖尿病。
http://www.jk135.com/viewnews.asp?id=336
桑叶有祛风清热,清肝明目之功效。倘为风热所侵,以致身体发热兼有咳嗽,用鲜桑叶煎水代茶服,能清理风热,疗效好而药性平和,体质稍差的人饮用亦无妨。
菊花的药用:
菊花,是我国著名的花卉之一,既富有观赏性,又极具药性。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它的药用价值古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说菊花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能。《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菊花“可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现代科学经过分析,证明菊花中含有腺嘌呤、胆碱、水苏碱、菊酮蓝、黄酮类、维生素B以及香油烽、龙脑樟脑、菊油环酮、葡萄糖、剌槐甙等成份。因此,具有散热、祛风、降火解毒、清肝明目、安胃利脉、减肥降压、延年长寿等作用。
菊花全株可入药,既可以与其他药物为伍,也可以独味成药。菊花作枕,能清醒头脑,加陈艾叶护膝,治膝风疼痛,护背更有效。 以白菊花、枸杞子为茗,加适量蜂蜜,可防眼疾。慈禧太后专用的菊花延龄膏,就是用鲜菊花瓣,水煎后去渣,加蜂蜜配制而成。因为菊花的药理作用明显,干鲜可食,人们常常用菊花配酒、做糕、熬粥等等,以起到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