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四千万亿里抢块蛋糕给图书馆!

(2009-04-13 08:32:59)
标签:

杂谈

文化

教育

金融

建设

分类: 世象杂感

从四千万亿里抢块蛋糕给图书馆!从四千万亿里抢块蛋糕给图书馆!从四千万亿里抢块蛋糕给图书馆!从四千万亿里抢块蛋糕给图书馆!

——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件大事

 

央视海峡两岸栏目,连线台北访谈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馆长冯女士。

主持人问:“她你到北京故宫参观访问,觉得什么是它的镇馆之宝呢?”。

冯答:“我是学历史的,我最喜欢的是那套四库全书。”

 

老夫联想:

倘若一个大陆普通人,如敝人,想进故宫翻看翻看四库全书可能吗?

绝对是自讨没趣,万难偿愿。

 

那么,那一百五十多万件国宝能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呢?此不可谓不是“藏之深山人未识”,图书再好,无人能看还叫什么图书!

 

念头一跳:

拉动内需四千万亿都花到哪儿了?其中有几项是投到文化领域的“精神性”的建设呢?大约多是修了大马路、大商场、大体育场等“物质性”的硬件上去了吧?

 

又一跳跃:

全国的图书馆有多少“珍本”“善本”“绝本”哪!过去,的的确确无法满足我等普通公民翻翻看看之需。人太多了,三翻两翻,就给翻烂了。今天不同了,互联网为公众创造了这种可能性。——记得前不久,欧共体好像是把各国图书馆的全部藏书均录入了互联网,可供任何平常人打开阅览。可不可以学习一下呢?与其那么多钱给那个“大老美”银行上供(一个金融缩水就让咱丢了若干亿美元哪!),干甚不给老百姓加点精神福利?

 

今天的我国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也已经完全可能做到这件事情。用人们常讲的一个新词,完全能够搭建这个“平台”。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这可是一件利国利民、提升民族文明的大好事呀?四千万亿呢?可不可以拿出点来干干这类惠及大众的文化建设呢?

 

理由有多个:

其一,公民的钱尽量多花在“公益事业”上,比四处撒钱充“富豪”强,那样往往造成新的不公。

其二,公家多办些“事业性”的事情,少办些“国企”类的东西,改革了几十年,尽量少搞那种新的“大锅饭”,养懒汉,让改革倒退。

其三,现在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图书数字化正好给他们提供了用武之地。一个大项目,全国省市区县级的图书馆、博物馆起码得雇佣几十万名。岂非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其四,目前的图书馆人员资质较低,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大大提高人才素质状况,几年以后就可以成为它们的新生力量。

其五,目前全国图书馆的研究、服务水平不高。这个项目的实现,不仅仅能使其基础设备得到更新改造,而且会由于现代的信息技术这个龙头的更新,还将带动其他各个方面的改进。倘能数字化上做到了与国际接轨,那么,其整个服务面貌都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梯。

其六,图书数字化对我国的汉字录入、汉化软体技术也将是一个挑战。借此机会突破这个技术难关,将汉字的浏览器、字库、识别技术加以完善、改进,也是一项高科技的基础性建设。据说韩国的浏览器就完全是“韩化”的,我们是个大国,为什么总是不思进取,跟在微软的屁股后面,受他的治?至今的“黑屏”还不是在治着中国人?

其七,……

还可以举出多多。

因此,希望文化、图书界的有识之士,关注这个事情,在有关的国家部门去争取此工程的立项,在那四千万亿里边分得一块蛋糕。

 

又:先从古代典籍入手,因为那个才是关键。古汉语、古汉字,是汉字字库编码应用的难点。——我以为。

 

三家村弟子

2009413星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