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旅游上海印象驴客随笔文学 |
分类: 文学随笔 |
老驴客沪杭游日记
3·8——3·22夜车奔赴上海,逛了沪、杭、绍兴、嘉善(西塘)、苏州共五地。择自己喜爱的景点,观观赏赏,吃吃玩玩,不为尽兴但亦算开了开心。
沪
近十几年来,上海人“大运进财”,一阵“江”风让他们得了“天时”。每次来沪,直觉得一日一新,日日常新,大有“旧貌换新颜”之感。
浦东新区亚赛魔幻世界,百层摩天大楼,春笋似的,呼呼呼地从土里钻了出来——那个“第一高”的经贸大厦,早已不为“老大哥”了;“洋人”满街跑,“新天地”、南京路,随手点点人头,十个八个里就有五个六个“鬼子”——坐公交,小姑娘对着“拷机”叽里咕噜拽洋腔,时时可见;市区地铁纵横交错,已有多条,交叉换乘方便快捷;上海“阿拉”商脑精明,于“炒股”上最为出彩儿——男女老少,街谈巷议,连白发苍苍、七八十岁的老阿婆,也是张口闭口,“牛市熊市”的,天津哥们听听,真是老赶进城,瞅嘛嘛新鲜,自愧弗如,望尘莫及呀。
想想咱天津卫,那也是个“国际大都市”,慢慢腾腾,老牛破车,一比人家大上海都快成“第三世界”啦——这些年,净炼嘴皮子功夫,老吹乎“嘛嘛嘛咱全国第一”,哪儿对哪儿呦,纯粹一个“瞎掰”!一阵风都把井刮到外边去喽——瞎话害死人噢!
拣最突出的说,大上海之印象,几年的光景,有三多:第一“洋人”多,不像过去了,上海滩又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喽,上海人很自豪,“世界大都市”有个国际标准,外国人比例得多大多大,他们够数了;第二高楼多,挤挤挨挨的,国际知名大公司、大商行、大银行,比肩接踵,连过去感觉挺宽敞的街道也都变窄了,;第三就是钞票多,眼见得阿拉们活得滋润,个个白白净净、有红似白的,讲吃喝、讲玩乐、讲炒股、讲发财,牛气哄哄的,仿佛个个都是“杨百万”似的——气人不气人?
三家村弟子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