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图书馆文化民族素养出版社出版学术珍本善本读书随想 |
分类: 世象杂感 |
省级图书馆应该筹建自己的出版社
——文化出版改革一议
多年来时常跑图书馆。在北京上大学时,往国子监的首都图书馆、北海的北京图书馆跑;工作后,天津图书馆也算得常客。深知这些大型图书馆的文化功能之大,至今尚未充分发挥。
比如,天津图书馆收藏许多古籍善本、珍本,甚或是绝本。普通人很难借阅,因为其少之又少,借阅怕被损毁。于是,只能藏之深阁无人识了。——极少的、有特殊身份的“专家”、“高干”,方可一览。
可惜不可惜?要知道如今可是“人民共和”的时代,“天一阁”的臭毛病却仍然整治着社会大众,糟糕不糟糕?!
其实,当今科技发展,此类事情并不难解决。可谓小事一桩也,端的,看你是否有心去做。
就算国家还作文化垄断者吧,难道不应该给这些省级、国家级的大图书馆批准一个出版社?或者,让各省的古籍出版社与大图书馆合二为一?
这样,无论出版数量多寡,尽可以源源不断地把那些图书善本、珍本、绝本印刷出来,以飨爱好者的眼福。这是不是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全民族素质?
难吗?不难。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可叹!
我知道故宫博物院是有自己出版社的,北京图书馆大概也有。各省、直辖市为何不学学呢?权归“督抚”大员,而个中读书者甚少,奈何!
手头一书,游思跳荡,似有关联,顺便录下,供识者一笑。
一秀才赁僧房读书,惟事游玩而已。忽至午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试问之,乃取书作枕耳。
——见《增订一夕话·笑倒》。
三家村弟子
2008年3月23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