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感悟随笔谈天说地理财改革阻碍 |
分类: 世象杂感 |
漫谈改革路上的“惯性摩擦力”
昨天到银行取工资,方知道老伴理财之不易。不仅等很长时间,而且这个帐号,倒那个帐号,心中还得估算一下利息多少。问问她咱们有几个帐号,赫,真不少:工资一个,医保一个,杂项一个,自己存款再在工行、农行、中行等处,再开上几个户头……一听,脑袋登时就大起来,有点晕菜。
偶尔,儿女鼓励使用一下“卡”吧,那样出门购物的更方便。一询问,也是这个行那个行的,什么金穗啦,银联啦,更是一头雾水。
报刊上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为了便于国家控制税收,应该将个人银行帐号统一起来。发达国家据云皆是如此。这样,对控制违法犯罪分子洗黑钱,大有裨益。此为其一,或者我想,更应该从方便普通百姓生活角度考虑,大约可简化他们的种种麻烦与困难;特别对老年人。
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始终不能落实呢?报载,阻力来自工行、农行等几个国有大银行,因为那里涉及到他们的经济利益。
这算什么理由哇!以老夫个人之见,简直岂有此理!
既然,与国与民都有大益,你们几个银行就可以私利阻挡之?
技术上不会有什么难题吧?料想不会。如今计算机技术飞跃发展,即使统一过程有待一些时日,但绝不会成为挡坝统一帐号十来年的绊脚石。
联想起前任朱总理上任时曾表态,要将汽车的税费统一成燃油税。结果,直至他卸任也未办到。要知道那是贵为一国的总理呀!
什么原因呢?亦是交管部门与税务部门私利的扯皮所致!
真真不可思议哇,对抗改革的力量竟然如此巨大!
体制内的改革往往如此。你不能以为反对者都是“坏人”;你也不能认为反对者就是某些“具体的”某某人,你更不能认为他们一点道理也没有。他们讲起话来冠冕堂皇,然而,却可以肯定,只是某种“群体”私利的曲折反映。体制内部的改革,往往由于存在着这些与改革背道而驰的“惯性摩擦力”,以致使得改革阻力重重、寸步难行,甚至中途夭折。
十七大报告告诉我们,改革仍在继续,深化。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单说经济改革,已经三十年了,整整一代人啦,“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何况还有文化、教育、政治等等领域呢?
历史的经验说明,中国太大了,人口太多了,很多事情必须慢慢地来。单纯求快是不行的;不改更是不行的。——所有关心国是者均须以此来作出发点。
三家村弟子
2007年10月25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