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栓的遗嘱》发今日《都市时报》
(2025-11-14 08:43:44)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社会小小说 |
老栓死了,无病无灾的,算是无疾而终吧。他是个光棍汉,无儿无女,村主任老贵组织大伙儿安葬了老栓。费用无需老贵操心,老栓的枕头下有四万多元的积蓄,丧事从简,仅花了两千多元。剩余的钱怎么办?老贵知道月亮湾村的老少爷们都莹记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抖了抖,说:“老栓留有遗嘱,说他攒下的积蓄,捐给村里,作为爱心基金……”
大伙儿都啧啧称赞,不住地念叨老栓的好。老栓一辈子与人为善,从未与人红过脸,乡里有敬老院,老贵动员了几次,死活不去,说自己不缺胳膊不少腿,能养活自己……遗嘱像是他说的,没有人怀疑遗嘱的真假,
还是一件事,不得不让大伙儿操心挂念,那就是老栓还有一头奶牛。这头奶牛来老栓家时还一岁不到,如今已经十岁了,看它的精气神,还能活几年没问题,再下两个牛犊也完全有可能。老栓平时的日常花销,就靠这头奶牛,卖牛犊,还有牛奶。
二狗提议:“杀了分肉吃。”他是村里的“刺头”,好出风头,爱较真。也正因这个原因,如今四十出头还是单身,没有哪个女人愿意嫁给他。
响应这话的村民有几个,但不多。
“你就忍心?你们就忍心?吃到嘴里怕你们也咽不下。”老贵瞪了瞪二狗及那几个跟风的村民,“你们拍着良心想一想,哪一家没喝过这头奶牛的奶?”
二狗红着脸分辩道:“俺也没白喝,给他掏着钱哩。”
“市场上牛奶多少钱一斤?老栓给你,还有村里的老少爷们,便宜了三分之一还多。”老贵回怼了一句。
二狗的脸红到了脖子那儿,还死牙臭嘴地说:“不让杀,那就牵到集市上卖了,大伙儿分钱。”
二狗的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就是。”
“中。”
“我看可以。”
老贵说:“不能卖。这头牛我得给康书记送去。”
“康书记?”二狗愣怔了一下。众人也都面面相觑。
对于康书记,月亮湾村的老少爷儿们没有不知道的,没有不熟悉的,康书记还在本地当镇长的时候,有事没事就到月亮湾来。那时,月亮湾还没有脱贫,在康镇长的运作下,村里修了水泥路,因地制宜,引进了核桃、红枣种植技术,使得月亮湾村走上了小康路。后来,康镇长成了镇里的康书记,如今升为县纪委副书记。尽管调走了,有时间就来月亮湾村,看一看,转一转,跟大伙儿喷一喷。
老贵说,“康书记对咱村有恩,这头奶牛……”
二狗打断老贵的话,说:“你就是想拍人家的马屁,送奶牛也不合适啊。”
老贵扬起了巴掌,咬牙切齿地说:“再胡咧咧我撕你的嘴!”
二狗躲闪了一下,吐了吐舌头。
老贵说:“这头奶牛是当初康书记出钱给老栓的。”
二狗翻了翻眼,说:“不会是公款吧?”
“你真是茅缸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老贵恨恨地说,“人家康书记用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从集市上买的。”
“老栓的遗嘱上怎么说?”说着话,二狗去夺老贵手里的纸片。
老贵躲闪了一下。
二狗心里有了疑问,说:“遗嘱是假的,你哄骗大伙。对了,肯定是假的,我想起来了,老栓不识字,他会写遗嘱?”
老贵忙把手里的纸片团成一团,塞进了口袋,理直气壮地说:“他可以口述,我可以记录啊。再者说,你觉得老栓的遗嘱有什么问题?”
二狗说:“就算是老栓口述你记录,不会不涉及奶牛吧?奶牛是老栓的命根子,村里人谁不知道?”
老栓虽没养过孩子,自从奶牛来到他家后,待它比自己的孩子还亲,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晚上都睡在牛棚里。特别是奶牛下崽后,跟伺候月子婆娘似的,有时,老栓做了饭,自己舍不得吃,让奶牛吃。有一次,老贵看到那一幕后,就忍不住对老栓说:“老栓,你咋不让它吃肉?牛生成就是吃草的,吃其他反而不适应,不但不长膘,还会拉镖。”……
老贵正色说道:“二狗,老栓对这头奶牛,在遗嘱里也有交代。”
在场的人都相互传递着眼神,充满了期待。
“先听听他是怎么说的。”二狗眨巴着眼睛,似乎不相信老贵的话。
老贵不理睬二狗,瞧着众人说:“老栓说,这也是人家康书记的意思,他下世后把这头奶牛给二狗。”
“给我?”二狗惊讶地张大嘴巴。
老贵点点头:“要你好好喂养,将来换个媳妇……”
现场静了片刻,旋即掌声一片。
“我一定好好喂养,一定好好喂养。”二狗忙不迭地说,“我这就去看看奶牛。”
众人散去。二狗进了牛棚。老贵随手扬起一把纸屑,纷纷扬扬,像飞舞的雪花。事实上,老栓没有遗嘱,处理积蓄是老贵的主意,让二狗继承奶牛是康书记的意思。在电话里,老贵还说要拿出老栓留下的积蓄,支付康书记的奶牛钱。康书记说,别给我胡折腾?这么多年我没少喝月亮湾村的南瓜粥,早就还够了……想到这里,老贵摇摇头,笑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