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发《天池》(半月刊)2022年第11期
(2022-04-21 15:23:32)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康百万系列 |
在乱世,习武的人不在少数,说得高雅一点,强身健体,保家卫国,说得俗一点,为了能够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不受他人欺负。康百万和周二爷都是河洛地区数一数二的士绅,有钱有势,有头有脸,少不了看家护院的,外人不一定靠得住,更愿意把至亲培养出一身本领,于是,康家的少爷康小勇,周家的公子周明便结伴来到了温县陈家沟。
“上至能能,下至哼哼,大人小孩,都会扑腾”,“喝了陈家沟水,都会翘翘腿”,这些都是从陈家沟流传出来的顺口溜,可见陈家沟习武成风,民间诞生了不少太极高手。陈长兴便是其中的一个:陈长兴,字云亭,陈氏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自幼受业于其父秉旺,太极拳、械出神入化。成年后以保镖为业,在武术界享有盛名,被称为“牌位大王”,意即平日练拳姿势端正,久而久之,不管走路还是站立,都立身中正。无论看戏、赶会,站立千万人中,任凭众人如何拥挤、推搡,他脚步丝毫不动。凡近其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自颓。自从陈长兴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规,收下“偷拳”的杨露禅为徒后,上门拜师学艺的趋之若鹜。
康小勇和周明有幸成为陈长兴的徒弟。
陈长兴教他们的是太极拳之老架,其站桩立身端正,落地生根,不偏不倚,稳如泰山。从起式、金刚捣椎,到当头炮、金刚捣椎、收式等七十二个动作,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实则暗含着无穷之力,真的是“劲牵四两动千斤,变化神奇后制人。拳扫狂风驱虎豹,拳击霹雳震乾坤”。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年期满,康小勇和周明辞别师父,回到了巩县。
邙山头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头目唤作“座山虎”,去周二爷家滋扰了两次,第一次,周明施展拳脚,一脚踢折一个喽啰的腿,一掌打死一个喽啰。第二次,“座山虎”的一只眼让周明给打残了,若不是“座山虎”逃得快,怕是要一命归天。周二爷很是高兴,心说犬子去陈家沟没有白学,也不再心疼自己付出的几十两银子的学费。后来,康小勇上了邙山,不知道他用的什么招数,居然收编了“座山虎”,壮大了康家的团练。为此,官府还奖励了康小勇,老百姓也到康家门前敲锣打鼓,有庆贺的意思,也有感激的成分。周二爷气不过,以为陈长兴让康小勇吃了偏食,把自己的绝招传授给了康小勇,如若不然,“座山虎”也不会服帖。
周二爷便乘船过黄河来到陈家沟,找陈长兴问罪。
陈长兴听了周二爷的一番诉说,粘着胡须,呵呵一笑,说:“周掌柜,老夫给你讲两个徒儿在习武期间的一件小事。”
“悉听尊便,周某洗耳恭听。”周二爷心气难平,满不在乎地说。
“有一年冬天,那天下着大雪,我让徒弟们去野外跑步。每天十里地,雷打不动。途中,看到一个小乞丐饿晕在路边,小勇就把自己身上的棉袄脱下来给小乞丐穿上,然后背着他回来了。老夫当时还质问小勇,师父若是不收留呢?小勇说,您要是不收,我就背回康家庄园……”
周二爷打断陈长兴的话,说:“这跟练武有何关系?”
陈长兴没有接周二爷的话茬,继续说道:“那天小勇救助小乞丐的时候,贵公子阻拦他,让他别管闲事。小勇把小乞丐背回来后,又坚持跑完十里路。从那天起,老夫就相信,小勇这样孩子能干大事。”
“所以您就把绝招交给了他?”
“老夫对徒弟们都一眼看待,也从来没有‘留一手’。”陈长兴摇摇头。
“康小勇为何能制服‘座山虎’?明摆着他比周明技高一筹嘛。”周二爷不服气地说。
“学艺先学德,做人德为先。德有多高,艺有多深。”说罢,陈长兴意味深长地看了周二爷一眼。
“……”周二爷脸红了一下,似乎还想辩驳。
陈长兴接着说道:“那个小乞丐在老夫的武馆休养了一段时间,后来自己走了,上了邙山,跟着‘座山虎’混饭吃。第一次去周家抢劫,就让周明把腿给打折了。”
“活该!”周二爷愤愤不平地说。
陈长兴说:“若不是小勇上山说服他们,让他们改邪归正,听说‘座山虎’还准备伺机报复周家呢。这些土匪也都是良民出身,被逼无奈才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
“就应该把他们千刀万剐!”说这话的时候,周二爷咬牙切齿。
“真正的强者,不在于打趴下多少人,而在于扶起多少人!”陈长兴轻轻叹了口气,像是说给周二爷,又像是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