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社会小小说 |
1947年5月20日零时,冀察热辽17旅发起攻打隆化城的战斗,虽历时10昼夜,毙伤敌人500余人,俘敌200余人,但未能实现攻城打援的预定作战设想,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人数达2500余人。
当时驻守隆化城的是国民党13军89师265团。受此惊吓,团长汤池也老实了一段时间。大概过了一个多月,看到解放军暂时没有动作,他又嚣张起来,准备排查、抓捕隐藏在县城的地下党。
汤池手下有一个副官,姓周,他说:“团座,您是不是过于敏感了?”
汤池摇摇头:“共军之所以吃了豹子胆,攻打隆化县城,肯定有地下共党做内应。”
周副官不以为然,说:“他们不是也没有成功吗?”
汤池得意地说:“至于共军以失败告终,那是国军太强大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周副官说:“团座,为了安慰健在的兄弟们,鼓励他们的斗志,不如搞一个放河灯的活动?”
汤池看着周副官,没有说话,眼神已经表明:你姓周的什么意思?
周副官忙解释道:“上次战斗,咱也死伤不少,这不马上该中元节了,咱也搞个祭奠仪式吗。”
汤池明白了。
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祭奠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放河灯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河灯托板可用木板、泡沫或葫芦瓢块,底座上放置灯盏或蜡烛,灯体为防水纸,有茄子灯、南瓜灯等样式。夜幕降临,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投放河中或湖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祭奠先人,寄托对亲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
“这合适吗?”汤池还在犹豫。
“绝对合适。”周副官说,“况且老百姓也要放河灯,这样一来显得咱重情重义,二来,也有‘与民同乐’的意思。”
“好!先做了这件事,麻痹共党分子,然后再收拾他们不迟。”
“团座,放河灯有个说法:如果灯在水里打转,会被认为是让鬼魂拖住了。如果灯在水里沉没,就被认为亡魂已经得到拯救。如果河灯飘得很远,认为亡灵已经达到彼岸世界,转生投胎了。所以,都希望河灯飘得远。团座,咱们要搞,就搞个高规格的。”
“……”汤池没有说话,脸上里写满了问号。
“仿照宽城的‘撒河灯’,需要四条船,每只船上撒河手四人、乐队六人,船两侧插小红旗,由会首统一指挥,内容有二龙戏珠、百花齐放、天女散花等多种形式。会首一手持红灯,一手持绿灯作指挥表演手势,按固有水域前进布灯,乐手前行并演奏《大工调》或《龙尾》曲牌。这样不但仪式隆重,而且河灯放得远,表明团座您不是在应付,而是很慎重地对待这件事。”
“好,你去安排吧。”
单说到了七月十五这天,城西的伊逊河边热闹起来。大多老百姓就在河边放河灯。河灯大小规格不一,颜色多样。有的人还一边虔诚地放河灯一边念叨:“天上星,亮晶晶,七月十五放河灯。一团火,一片红,河灯漂漂到天庭。”
汤池也是狡猾,安排城门岗哨,关闭城门,严禁进出。他随着周副官来到了伊逊河河边。仪式开始后,两条头牌船并列驶向河心,另两条船并列驶向距离对方200米以外,装上另外一种河灯。头领举起红色河灯,在头顶上晃三晃,这时乐队击三通鼓后,唢呐齐鸣。20多分钟后,头领手持红、绿灯(甲船为红灯,乙船为绿灯),用各种不同的手势表演,乐手在两条船的前面,吹打不同的唢呐曲牌,有撒灯手找准位置,以不同形式吧河灯撒向河里……所有的河灯上都写上了在战斗中牺牲的国军弟兄的名字。这也让城内的国民党守军大为感动,誓与隆化共存亡。
汤池很是满意。周副官对汤池说:“走,咱们喝酒去,计划下一步如何行动。”
汤池没有想到,他和周副官在酒馆喝酒时,那些放河灯的船只一去不复返。他不知道,周副官是我军安插在他身边的地下党,那些随船而去的所有人都是潜伏在城内的地下党成员。
自然,中元节后,汤池的计划落空。
十个月后,即1948年5月25日晨4时20分,解放军再次发起对隆化城的总攻,至26日晨3时结束,历时21个小时20分钟,国民党军除团长汤池带一部残敌潜逃外,其余人全部被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