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富外传》发12月29日《安徽科技报》

(2021-12-28 08:15:57)
标签:

巩义

河洛

文化

小小说

分类: 讽刺小小说

贾富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诸位看官,看到带引号的“有名”二字,自然会往负面方向联想。事实究竟如何?骑驴看唱本,接着往下瞧。

想当年,贾富进校门的第一天,班主任要了解新生的基本情况。当时他的班主任是张老师,尽管是一个村的,唱戏的转圈——还是要走走过场。张老师问他家里几口人。他说:“四口人,咱爹,咱娘,我,咱妹子。”张老师哭笑不得,说:“你不会说你?”贾富说:“你爹,你娘,你妹子,我。”

张老师再也忍不住了,放肆地哈哈大笑。其他班级的师生以为来了玩猴的,都纷纷过来瞧热闹。从此,这个笑话便在五里三村流传开了。如果您也听说过,出处便是这里。

张老师不知道,这个笑话给他日后造成了麻烦。中国有句老话,山不转水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绝对的真理,不服不中。

贾富小学没毕业,脑袋瓜倒灵活,进入社会那是王八掉进沼泽里——如鱼得水,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办了个小厂,多年下来,小厂办成了公司,厂长混成了经理。是啊,文凭不代表水平,学霸不一定就能成大事。话又说回来,跟贾富同时代起来的暴发户,有极个别便是依靠自己那点小聪明,换言之,坑蒙拐骗。贾富是不是其中的一个,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没有证据,咱不敢小放牛扔牛鞭——胡咧咧。

后来,贾富的母校由小学变成了初中,张老师升格为张校长。

1998年,当地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学校受损严重,校舍坍塌了数间。张校长算是才学理发就碰上大胡子—— 难题(剃),学校账上没钱,政府的那点资金即便是点眼也轮不上,他打算到社会上化缘。有老师就提到了贾富,说他十几亿的资产,每年上千万的利润,拿个十万八万小菜一碟。

张校长也早就想到了贾富,又担心贾富小肚鸡肠,不会施以援手。老师就出主意说,先给他做个尊师重教的牌子,生米做成熟饭,他不愿意也得愿意。

张校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为了保险起见,搞得还挺隆重,送牌匾那天,锣鼓喧天,还请了当地媒体的记者。

贾富对记者说:“我今天这一切都是拜张校长所赐!没有老师教我,我贾富哪有今天?”

张校长感激得不行,心说真是以小心之人度君子之腹了。

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贾富出够了风头,事后一分钱没兑现。这就有点脱裤子上吊,死不要脸了。

张校长气得不顾读书人的斯文了,说真的是活猪害怕凉水冰,死猪不怕开水烫!

有老师撺掇张校长去告贾富。张校长摆摆手,无比沮丧地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算了,毕竟是咱的学生,他丢人,咱也跟着丢人。”

清明节那天,学校组织师生去烈士陵园扫墓,路过贾富的工厂时,贾富的工厂浓烟滚滚,着火了。事后调查起火原因,据说是厂里烧纸祭奠引发的——当年建厂的时候,挖出了不少骨殖。为了让这些孤魂野鬼不至于怪罪,保佑厂里平安,每年都要焚香烧纸。

张校长和众师生毕竟有涵养,没有半点犹豫,纷纷赶过去灭火。添个蛤蟆四两力。有了师生们的帮助,等119的消防车赶到,大火已经被扑灭。张校长冲锋在前,头发、眉毛给烧掉了,所幸都是皮外伤,生命并无大碍。

后来,贾富给学校送去了30万,说是赞助母校的。有老师就说,这回得让记者给宣传一下。张校长冷冷地说:“回馈母校是应该的,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贾富已经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了,还需要宣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