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花开:在阅读中优雅老去(代序)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专家、读者评论 |
在阅读中优雅老去(序)
文/一路开花
二十岁时,第一次去凤凰,不为古镇美景,只为能与偶居夺翠楼的黄永玉先生见上一面。
时逢雨季,沱江奔啸,烟波微茫信难求。苦待数日,仍没能等到想见之人。
在清冷的雨丝中独自徘徊,满心失落。无意走进一家书店,里面尽是沈从文先生的文本作品。无处可去,只好在僻幽的角落里翻阅旧籍。而后,一发不可收拾。
回程当日,总觉有重要东西遗落城中,寻思许久,才跑去那条巷子的书店里买了本周身泛黄的《边城》。这本有着深蓝小印戳的《边城》,至今仍安躺于我的书柜里——它不仅使我在未果的行程中找到些许补偿,更让我在之后的时光无比怀念二十岁的自己。
再后来,兴许命理所定,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但自己看书写书,更领着诸多热爱文学的人走上了自己想走的路。
我经常跟学生们说,阅读是写作的命脉,只有不断阅读,才能保持创作角度的新颖和思维的敏捷。然而,阅读所赐予的,又何止是这些?
不管在何时何地,只要手中捧着一本书,心里便会觉得安然。书不但能排遣无聊的寂寞,将岁月的伤痛逐一缝补,还能把心灵淬炼成一块玲珑美玉。
一个爱书之人,必是睿智且沉稳的。遇事不惊,处之泰然。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这意思。
生命本就是一次有限的跋涉。一个经常看书和一个经常沉迷在网游世界的人,心灵绝对是不一样的。前者,往往更能体悟一叶一菩提的真谛。
书本所给予心灵的力量,是不可言喻的。十年寒窗,说的并不是读书人的艰辛,而是意在表述读书人的坚忍和不懈。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在寒窗下十年如一日地重复做同一件事情?
正如北大教授曹文轩所说一般,世间最优雅的姿态,就是阅读。不论静坐还是倾卧,甚至在厕所里,它都是最美的姿态。因为这样的人,通常都会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极具亲和力的书卷气。
每一种书,都是风景;每一本书,都是亟待窥破的秘密。
宋朝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其中说的,就是每日读书的重要性。
本套系列图书,所遵循的就是这个简单的理论。通过遴选当下不同类型的精华文章,给读者送去不同的心灵养分——成长卷让你懂得如何珍惜青春,成功卷让你明白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真情卷让你寻回本真的感动,感悟卷让你看到世界别样的美好……
为了能找到年度最精华的文章,为了给读者省去寻找的繁琐,我们几乎把本年度的期刊杂志翻了个遍,邀请了24位最受中学生喜爱的作家,目的,就是为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这些作家的名字,不仅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大刊物,还经常出现在各省市的中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中——我们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为这个时代的读者,奉献好书。
但愿我们可以放慢匆乱的步伐,一起在欢愉的阅读中,优雅老去。